1960年1月12日  | 
   教育部批复中央气象局:“同意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将来学院独立后,南京大学仍保留一个气象系……南京大学气象学院,为你局的直属单位,委托江苏省代管”。  | 
  
1960年1月14日  | 
   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发文,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委员会。  | 
  
1960年9月7日  | 
   学院招收的首届169名新生入学。该届学生学制五年,含天气与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气候学三个专业,由南京大学负责前3年的培养。  | 
  
1961年4月6日  | 
   南京市人民委员会下发“关于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建院用地的通知”,同意学院在浦口区龙山人民公社征用建院所需土地。  | 
  
1961年8月  | 
   学院迁往新院址——浦口区盘城集。  | 
  
1961年9月18日  | 
   学院在新院址举行1961级新生开学典礼。  | 
  
1963年5月14日  | 
   教育部、中央气象局联合发文,同意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建院,校名改称“南京气象学院”。  | 
  
1965年7月26日  | 
   学院举行首届毕业典礼,1960级136人毕业分配。  | 
  
1966年11月  |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中断党委领导文化大革命”的电报指示精神,院党委中断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停止活动。  | 
  
1970年12月20日  | 
   首期“天气预报训练班”开学,培训时间半年。  | 
  
1972年4月  | 
   首届149名工农兵学员入学,均为气象专业,学制3年。  | 
  
1978年2月17日  | 
   我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 
  
1978年2月  | 
   我院恢复高考后招收的首批266名本科生(1977级)入学。  | 
  
1978年10月9日  | 
   我院招收的首批7名硕士研究生入学。  | 
  
1981年12月7日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我院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农业气象学三个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 
  
1982年1月12日  | 
   国务院批准我院为首批授予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之一。  | 
  
1982年5月29日  | 
   国家民委、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发文,我院开始招收民族班学员。  | 
  
1988年12月5日  | 
   国家气象局批准我院天气动力学专业为局级重点学科、专业。  | 
  
1993年12月17日  |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获得天气动力学专业博士授予权。  | 
  
1994年9月14日  | 
   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挂牌仪式在我院举行。该中心经世界气象组织批准,于1993年成立。  | 
  
1994年9月27日  | 
   我院招收的首批2名博士研究生入学。  | 
  
1997年1月3日  | 
   中国气象局同意我院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农业气象学和气候学学科为中国气象局局级重点学科、专业。  | 
  
1998年7月16日  | 
   教育部同意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  | 
  
1998年9月  | 
   我校首届硕士留学生杨文坎、梁俊明(越南籍)入学。  | 
  
1999年2月12日  | 
   经人事部批准,我院设立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2000年2月12日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南京气象学院由原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  | 
  
2000年9月  | 
   学院决定征用学院以东至江北大道600余亩土地作为新校区。  | 
  
2002年1月16日  | 
   学院举行“空军依托南京气象学院培养军队干部协议”签字仪式。  | 
  
2002年1月18日  | 
   学院决定进行第二次征地工作,在学院以西征地1000余亩。  | 
  
2002年1月18日  | 
   气象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 
  
2002年3月15日  | 
   江苏省教育厅发文,批准我院举办公有民办滨江学院。  | 
  
2002年6月  | 
   首位博士留学生韩国籍学生孙泰成毕业。  | 
  
2002年9月29日  | 
   “南京气象学院—中国气象局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我院举行。  | 
  
2004年5月10日  | 
   教育部致函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我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04年11月4日  |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江苏省首批十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之一。  | 
  
2004年11月18日  | 
   我校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牌庆典。  | 
  
2006年4月11日  | 
   我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 
  
2007年7月14日  | 
   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举行签字仪式,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10年9月30日  | 
   我校首届“长望实验班”开班  | 
  
2011年1月26日  | 
   “大气科学”、“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获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一期项目立项。  | 
  
2012年6月  | 
   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13年1月29日  | 
   大气科学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  | 
  
2013年3月  |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教育部批准正式开放运行。  | 
  
2013年5月24日  | 
   “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成为首批立项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 
  
2013年7月29日  | 
   “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被遴选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2014年3月  |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第二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 
  
2014年5月  | 
   “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物联网技术与装备”四个学科获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雾霾监测预警与防控”列入省重点序列学科名单。  | 
  
2014年7月  |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获准立项建设的三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一。  | 
  
2014年7月  | 
   我校新增公共管理、会计、工程(控制工程)、翻译、艺术五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2014年9月2日  | 
   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015年3月30日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章程》获江苏省教育厅核准。  | 
  
2015年5月  | 
   我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设立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获教育部批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