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研究
【南信大精神大讨论】蒋昌华:“艰苦朴素,勤奋好学”代代相传
2018年05月15日    来源 : 阙华燕     作者: 蒋昌华    发布 : 校史馆    

  编者按:近期学校开展的“南信大精神大讨论”得到了一批老校友的关心和支持,他们纷纷为此撰稿,深情回忆在南京气象学院就读或工作时的苦与乐。本篇与大家分享的是蒋昌华老师的深情撰文,他以自身求学经历反映了建校初期我校师生的艰苦朴素与勤奋好学。

  1965年暑假后期,在高考后盼望录取的漫长焦虑中,连天阴雨,父亲冒雨从两里外一个供销部踩着泥泞小道,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家跑。离家还有几丈远就喊:“昌华,南京气象学院给你寄信来了。”跨进门,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印有红色 “南京气象学院”字样的牛皮纸信封,比我家常用的信封大许多,里面装的厚厚实实。我被南京气象学院录取了。当时我们父子的兴奋劲至今记忆犹新,录在脑子里的场景,今天依旧清晰如初!父亲高兴的是蒋家出了个大学生,这是蒋家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光耀门庭。我兴奋的是,南京气象学院将改变我的人生轨迹,跨入知识分子行列。

  大信封里装有如下材料:一张录取通知书,一份南京气象学院介绍,一份入学须知,还有一张钢板刻印的南京市至气象学院交通路线图,材料是汉字打字机敲的,手推油印机印的。这与我看到其他学校录取通知书是机器印刷的有落差。第一感觉这个学校穷。再研究下那张路线图,学校在江北一个叫盘城集的地方。这与我看到其他同学录取的学校都在**市**路**号有落差。第二个感觉这个学校偏。

  那年8月31日,我与同时考入南京气象学院的一名女同学及两名考取南京航空学院、两名考取南京林业学院的同学结伴同行。一大早集中到无为县汽车站,坐上“帆布篷”卡车,颠簸一个多小时到达芜湖对江二坝,正好赶上过江轮渡,到达芜湖码头,换乘芜湖到南京下关的客轮,除一位当过两年航空兵又考取航空学院的同学见过世面,我们五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一路相当兴奋。大约下午4点左右,轮船靠上码头,我们挑着行李走出码头,看到“南京气象学院新生接待处”牌牌,我和那位女同学走到接待处,就被接待人员抢过我们的行李挑,带着我们到另一个码头,匆忙中,都没有与另外四位同学道声再见。接待我们的人为啥急急忙忙?是要赶过江轮渡。轮渡靠到浦口码头,接待人员一直把我们送到浦口旅社新生接待站休息,要等晚班火车到后,乘校车回学校。大约8点多钟,我们带上行李,登上一辆卡车。车一出浦口便一片黢黑,只能见到一些零星住户灯光,忽远忽近。汽车前大灯照着一条不平整的柏油路,窄而多弯。怪不得每辆车的挡风玻璃下方都挂一块牌牌,上写“慢车交会”四字。遇到汽车交会,车速比步行还慢,幸亏来往汽车不多。路越走越黑,连住户灯光也难看到了。怎么还不到呢!我对南京气象学院产生第三个感觉,离城远。估计快九点,车一个左拐弯,上了个坡,见到了灯光,汽车在一栋四层楼房一侧停下,终于到学校了。64级学兄学姐等在路旁,接待我们下车,帮拿行李,寻找事先安排好的宿舍。接待我的是643班王良友学兄,安徽肥东县人,老乡!像大哥哥一样将我安顿好,细致且周到。他告诉我那位帮我挑行李的是教数学的潘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9月1日清晨,起床铃还未响,我就起床了,穿上叔叔送的尼龙袜,姐姐做的新布鞋,走出宿舍楼,拾阶而上,看到操场,站在操场上可居高临下,整个校园尽收眼底,目测校园自东而西不到300米,由南到北不足400米。操场只有300米跑道,东边两片篮球场,北边两副双杠、两个单杠,南边连着西南就是铁蒺藜围的边界。紧邻操场西北侧有两栋三层住宅楼,北边有一栋两层小楼(服务楼,设有浴室、理发室、小商店)和一栋平房(医务所),东侧是两栋四层筒子楼(宿舍楼)和食堂餐厅,餐厅北边有两片水泥蓝、排球场。球场北是一栋四层教学楼,单体最大。宿舍楼路东有一在建三层楼房(图书馆及行政办公楼),此楼到学校大门边,是车库和收发室。这些建筑联系紧密,组成南京气象学院校园,给我第四个感觉,这个学校小。

  开学就上课。奇怪的是好几本教材就是我们的授课老师或教研室编写的,《科技英语读本》、《科技俄语读本》、《气象地面观测》、《天气学简易教程》、《物理学实验教材》等,均是钢板刻印或英文、俄文打字机打印的,散发着浓浓的油墨味。另有两册印制精美的《中国云图》全班公用,书的扉页印有主编:王鹏飞。他是我们系副主任。每天上课前、下课后,我们捧着《中国云图》,在顾松山、林兆璋老师的指导下观天识云。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读自己老师编的书,让我顿生敬畏。

  南京气象学院是新中国独一无二的气象高等院校,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为实现中央气象局定下培养气象高级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从西方学成归国的朱和周先生、冯秀藻先生、谭丁先生、顾钧禧先生、章基嘉先生等一批专家学者站在教学第一线,带领各自团队,传授真知灼见。朱和周先生更是殚精竭虑,独创“一条龙教学法”。将气象科学理论、数理基础理论、气象台站业务、气象科研成果等融入教学大纲。以气象科学为龙头,基础理论作龙骨,气象业务、科研成果为血肉,齐头并进,抓实理论教学,所以要自编教材。大纲规定,学生从大一入学,就开始接触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台站天气预报等气象业务,熟悉业务流程,培养业务技能,到高年级再到气象台站实习,做到学以致用,抓实实践教学。我入学后,常跟着指导老师进观测场观测,到实习台看天气图分析。这使我专业兴趣骤升,探索气象的欲望大增。

  为保证一条龙教学取得实效,关键在教师。朱和周主任要求各科授课老师一“不能被学生问倒”,二“问题不得过夜”,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必须当天弄懂。老师课后辅导,晚上去学生宿舍辅导是常事。老师们的辛勤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有这样勤奋的老师,还能找到不用功的学生吗?罗漠院长提笔写下“艰苦奋斗,勤奋好学”作为校风。其中“艰苦奋斗”源于艰难的建校办学历程。1960年,是共和国最艰难的年代,粮食欠缺,物资贫乏,大批工程下马,国家下决心建一所气象大学。这一年1月,定下校址就破土动工,靠人拉肩扛,夜以继日,于次年9月招收180名1961级学生。61级同学的开学典礼是在大草棚里举行的,首任院长罗漠号召同学们继承革命传统,发扬抗大精神!在罗院长的带领下,他们一边上课,一边和首批到校的教职工(以及后来的62级同学)并肩建设校园,课外活动是搬砖运瓦,刨坑栽树,修建操场,拉滚子压路……盘城集没有市政,不通自来水,吃水靠人力车从大厂拉,洗漱在池塘;一个大草棚是饭堂,另一个大草棚是茅房。上课的临时教室窗户没有玻璃,遇上风雨,常常抢险救灾。最难受的是饥饿,每人每月供应2两油,2两肉,每天不足1斤大米,年轻人总是饥肠辘辘,有同学患上浮肿病。罗院长动员教职工忍饥缩食,救助困难同学,师生同心,共渡难关。直到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学校困局得到改观。

  古人云:“能受苦方为志士。”在困苦中奋斗出来的60、61级同学中出了三名院士,出了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出了南京气象学院院长,出了一批中高层气象管理人才,出了一大批教授和教授级高工,为中国气象事业和气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垂名史册。

  2000年,南京气象学院划归江苏省管理,并由中国气象局、教育部等多方共建,学校取得跨越式发展;2004年,南京气象学院晋升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由建校时169亩,到现在2000余亩;由我入学时在校生822人,号称“八百弟子”,到现在在校生3万余人;教学楼、图书中心大楼鳞次栉比;“楼高道路阔,芳草布棋田。”200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优;现在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处在新的发展时期,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朝着“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阔步前进!在新的奋斗路上,我们不忘初心,牢记起点。中苑最早的169亩校园已无边界,有些建筑已经拆除,原有的砂石路几经翻新,但前辈创业者们洒下的汗水浇灌他们种下的小树都已参天!他们给学校种下的“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财富。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