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研究
五大发展理念解码“南信大现象”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 :     作者: 阙华燕    发布 : 校史馆    

  今年5月,南信大迎来它57岁的生日。就在日前公布的内地高校自然指数排名中,南信大恰好位列第57名。在《自然》列出的四大核心学科全球排名中,南信大在“地球与环境科学”学科中位列全球高校第34位,在该学科中国高校中排名第2。也许这组数据还只代表了一所大学的某些方面,但是另一组数据更代表了一所大学的实力。

  十年间,南信大在《中国大学评价》中从167位升至93位,这种“奇迹般的发展”,曾被省教育厅领导称为“南信大现象”,江苏原省委书记更是在2016年全省教育工作大会上专门脱稿表扬了南信大发展成就。

  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种“现象”? “现象”背后的本质又是什么?记者通过调查试图进行解码。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所有的发展必然源于改革,而放眼南信大发展最迅猛的这十年,也恰恰顺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逆境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一步一脚印。

  创新发展破瓶颈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划归地方、规模扩张、特色不足、科研薄弱……一系列现实困境,路在何方?打破瓶颈,盘活一局棋,南信大善于“巧出兵力”。

  200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协议。当时,共建大多停留在地方政府参与共建部属高校,而作为省属高校的南信大,由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签约共建,这种机制上的创新算得上“反弹琵琶”。但正是这样的创新,打通了南信大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回归气象大家庭的渠道,为学校赢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后的2012年,南信大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三方共建高校;之后又进一步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海洋局共建。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拓展与水利、环保、农业等其他行业部委,无锡、宿迁等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共建合作,形成了三方共建基础上的“3+X”共建格局。

  同样大刀阔斧的创新,在南信大的人才制度中也体现得尤为生动。作为国际大气科学界最高荣誉罗斯贝奖章的获得者,夏威夷大学的王斌教授正在以南信大大气科学学院海外院长的身份,带领一个40余人的跨国团队开发全球先进水平的地球系统模式(Nuist Model)。海内外双院长、双系主任、双导师,就是南信大人才制度中极具创造性的“三双制”。虽是兼职,但海外院长的作用不容小觑,除了把脉学科发展方向,组建跨国合作团队,还负责推进国际学术交流。王斌教授2011年起受聘为大气科学学院海外院长,如今已进入第二个任期。在南信大,几乎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海外院长、海外系主任或海外导师,这其中包括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WMO农业气象委员会主席李秉烈、NOAA大气资源所副所长汪学良等等。无独有偶,与“三双制”同样柔性的还有“非全时短期外聘”,聘期一至三年。在这一创新机制下,一支多达百余人的非全时专家队伍“为我所用”。计软院青年教师付章杰去年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计算机网络领域的顶尖会议上作论文主题报告,背后“隐形的翅膀”,就是海外非全时专家的悉心指导。

  改革创新的“组合拳”,让南信大的发展产生了“动车组”效应。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南信大更毫不含糊。“十二五”期间,南信大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三次修改,“三个导向”“特色拓展课程”“3510气象课程”“四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课程等成为其中的亮点,走出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其成果“共建体制下大气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一举获得全国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退休后被学校返聘当了十多年教学督导的肖稳安老师直言:“明显感觉到老师们讲课的方式较过去更加新颖了”。2010年,学校创建了长望学院和长望实验班,开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在班级设置、培养方案制定、选拔机制、本科生导师制、日常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专门致力于培养中国气象事业未来的领军和拔尖创新人才,很多举措开学校之先河。五年后,从长望班中先后走出了“直博女生宿舍”、“直博男生宿舍”、直博清华学霸等等,起初的先行先试一步步结出了硕果。2016年,人才培养的创新又迈出了一大步,在该年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了4个学分的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均可折算为学分。

  科学研究的创新硕果也如“雨后春笋”般勃发——发现温室气体与冬季强霾事件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关系;推翻南北极气候相反成因说,新解“跷跷板”理论;将台风路径预报精度又提高了10多公里……这些“高大上”的成果无不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也先后发表了李旭辉团队、廖宏团队、李祥超团队、刘飞团队等的研究成果。浓厚的创新氛围同样深深影响和感染了学生。2015年,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南信大学子的项目“微果驿站”脱颖而出,在全国34个金奖中独占一席。在环境与能源新材料实验室里,滕飞教授指导的学生几乎人手一篇SCI,其中一半是本科生,而他指导的研一学生刘再伦已在工程技术领域一区顶级期刊《Nano Energy》《Catal. Commun.》《RSC Adv.》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

  协调发展天地宽

  大学生男排捧回了全国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赢得了唯一的特等奖、校园文化建设斩获全国一等奖、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入选全国50强、全国效能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在南信大,几乎每个学院、每个部门都有几项极具份量的全国性荣誉,每个学院、每个部门也都争相做“木桶最高的木板”。因为协调发展,才能行稳致远;你追我赶,才能水涨船高。

  当然,在南信大人心中份量最重的“单打冠军”,无疑是2012年取得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然而,一枝独秀不是春,如何继续围绕大气科学这个中心,做好大气象学科生态圈的文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至关重要。

  海洋学科与气象交叉融合后的飞速发展,便是一个样本。独立运行仅5年的海洋科学学院,已经拿下了6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多次获得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学科水平一跃进入了“国家队”乃至世界先进水平。董昌明教授团队擅长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在2014年马航MH370失联事件后接到国家指示,紧急加入马航搜寻小组,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角度提供了科学分析;张彪教授在星载成像雷达和辐射计海洋遥感理论与应用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前沿探索性研究,当选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的高级会员;更有梁湘三教授的Liang-Kleeman信息流理论,使因果关系得以在数学与物理上严格化,在全球大气科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看似与气象有点远的工科、文科与气象结合,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计软院孙星明教授团队率先将以传感器网络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加密气象观测领域;电信院葛俊祥教授将雷达研究与气象结合,研制出了国内首台地基毫米波云雷达,实现了气象探测领域的重大突破;环科院除了环境气象博士点外,还在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3S集成与气象应用博士点与其他学院共同招收博士生;传媒院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兴学科,以二十四节气、雾霾等气象内容为题材,制作了一批视角独特、内涵丰富的科普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语院将古代文学与气象结合,立足典籍整理与数字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气象科技传播等研究领域,成为目前国内科技史研究的重镇。

  气象为什么能成为“百搭”,是不断地交叉、渗透、协调,最终找到了让天秤平衡的支点。阵痛并非没有,有些教师放弃了原先的研究方向,有些跨学科的项目团队需要恶补气象知识。语院的杜正乾副教授就深有体会,原先主要侧重于敦煌学研究的杜正乾,现在已经在气象科技史领域扎下了根,用他的话来说:“及时转变观念,才能尽早适应转型,但交叉学科很有魅力,值得探索。”

  相对于校内的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更考验着南信大的智慧。从学科、团队、平台、项目、成果,到招生、教学、教材、培训、实习以及人员交流,学校与行业部门的联系更全面、更紧密。2015年,学校参与组建了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教育教学得以更加紧贴行业前沿和业务需求。

  而作为地方高校,南信大也在与地方的“亲密接触”中积极融入、主动服务。从南信大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学校参加由政府组织的科技洽谈会100余场,400余人次的专家深入江苏各地县市区,接洽中小企业480余家,推介学校科技成果8000多件次。建立校企联盟82个,共承担1069项四技服务项目,获四技服务经费1.15亿元。尤其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南信大主动让利于企业,专注于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校企各取所需,实现了协调发展。其中,联合江苏省北斗产业研究院、南京市计量监督监测院共同获批了“江苏省卫星导航(北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移动气象站,已广泛用于多地区气象环境应急监测。

   绿色发展人心顺

  今年省两会期间,南信大江志红教授、智库首席专家廖宏教授、智库环境污染研究团队方昊、徐德福、胡建林领衔起草的有关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决策的咨询报告,受到了石泰峰省长高度重视,他作出批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好”,并请有关领导同志“认真研究采纳,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决策咨询建议,南信大在依托学科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中不遗余力,也在自身的发展中精心构建着绿色、和谐、可持续的软环境。

  “水土”不服改良“水土”,是南信大引进人、留住人、用好人的“秘笈”。2006年以来的9次全球招聘,南信大引进了近千名海内外高端人才,无论是中科院院士、美国气象学会会士、全国首届杰出科技人才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咖,还是毕业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名校的青年才俊,都在南信大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的广阔天地中如鱼得水。

  邹晓蕾是学校77级校友,全球资料同化方面的领衔专家。2010年,她受聘为南信大特聘教授,2014年,她毅然辞去美国教职,全职回国担任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邹晓蕾的加盟不仅仅是“怀有深厚的母校情”,她曾动情地说,“更是因为从学校得到的最大的信任、最大的支持、最大的自由” 。“土生土长”的陆春松在南信大读完了本科、硕士、博士,2012年留校任教。2015年,陆春松凭借在云雾宏微观物理方面的突出成绩,成为该年度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唯一的获奖者,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此殊荣。为此,陆春松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并成为学校从月薪制转为年薪制的第一人。

  这样的例子在南信大还有很多,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全校风清气正、人心思进。

  “党委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决定、党委推进”,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由集体讨论决定,在南信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体现了民主集中,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党政职权明晰、分工协作、结构合理、运行顺畅。在校领导班子历次年度考核中,优秀率一直保持高位,2012-2016年的群众满意率分别为99.32%、98.54%、98.52%、99.44%、100%。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自2011年开始实施的目标管理,以目标任务为牵引,逐步下放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评定考核等行政权力,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跟踪、监管和科学评价与之配套衔接,既充分发挥和调动了二级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确保了权、责、利的统一。与每一期目标管理同步,学校还先后实施了两轮中层干部集体换届,打破了干部职务“终身制”,促进了机关与学院、党务与行政岗位充分交流,让干部换岗换脑、换位思考、焕发热情、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换届过程中,单位选人、人选单位、工作需要、党委统筹,以“五荐”拓宽提名推荐渠道、以“三比”考准考实能力素质、以“四公开”确保过程公开透明。第二次换届后,中层干部平均年龄44岁,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52%,具有正高职称比例达47%,84%的学院领导班子配备了40岁左右的正职或35岁左右的副职干部,建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素质比较优秀、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层干部队伍。

  “大家都在卯足劲干事”,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组专家胡敏强在南信大现场审核后印象深刻。

  当然,事情办得好不好,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说好才算好。学校直接面向群众、面向网络舆情,建立起“三色单督办制度”。根据督办事项需要,向承办单位分别发出绿色、黄色、红色督办单。“三色单”督办的事项根据反映问题的轻重缓急分类,及时提交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办理。过去群众反映比较多的路灯破损、窨井盖缺失、下水道堵塞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开放发展潮平阔

  善造势者为智,善用势者为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南信大也以开放的胸襟、开放的姿态和开放的举措一次次赢得了机遇,实现了飞跃。在学校工作了35年的郑有飞教授有着丰富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经验,他曾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对外交流时,别人总觉得我们学校不怎么样,现在我们在国内乃至国际知名院校中赢得了敬意和好感。”

  十年来,“开放发展”写进了学校两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中;十年来,开放发展让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十年来,南信大用不断跨越的实绩证明,面临的瓶颈越多,越要走开放发展的道路;开放的步伐越快,学校的发展就越快。

  2011年,南信大与享誉全球的耶鲁大学建立了官方正式的校级研究机构——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这让国内许多985、211高校都艳慕不已。在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李旭辉的领衔下,该中心围绕地气交换与气候变化、城市气象学、大气化学、空气质量预报四个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前沿性研究,共发表高质量SCI论文 (二区以上)43篇。其中,关于城市热岛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关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浅水湖泊太湖与大气间物质及能量交换方面的研究成果在《BAMS》发表。短短几年时间,该中心就成为全球大气环境研究的最前沿。而南信大与耶鲁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共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也成为全国首批获准立项建设的三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一。这一“航空母舰”般的开放科研平台,为南信大多学科协同创新、产出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提供了肥沃土壤。《Nature》杂志一篇题为《Science superpowers find common ground》的文章,专门以该中心为例深入探讨国际科研合作,中国科学政策专家、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Richard Suttmeier 指出,“带来了共赢互利”。

  这种开放发展在人才培养上也实现了共赢互利。2015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江苏省七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之一,一年后,即成为江苏省首批三家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之一。一所是欧洲大气科学排名第一的英国雷丁大学,一所是中国大气科学排名第一的南信大,强强联手,资源互补。“我们的教学是全英文授课,智慧教室、翻转课堂都是引进的国际最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每年英国雷丁大学都要派教师来校上课,我们的教师每年也会去英国参加培训。”雷丁学院院长郑有飞介绍。

  发展不息,开放不止。随着开放发展的深入,除了“请进来”,南信大选择越来越多的“走出去”。

  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底特律大学等,南信大设立了海外课程培训基地,每年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基地接受为期6个月的课程国际化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在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则设立了博士、博士后基金,全球招收优秀博士和博士后进行定向培养;在夏威夷大学,设立了“中美大气海洋研究中心”,成为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在海外设立的大学研究机构。

  计算机软件学院是南信大深度国际化的一个试点,该院不仅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还共同建设了“中美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并逐步探索联合发布开放课题、硕博连读研究生推免、联合招收博士后等等。计软院副院长沈剑介绍:“通过国际化试点的研究中心平台,我们与相关领域的很多专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愉快的合作,这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地了解国际研究热点,更好地把握科研方向,出成果也就更快。”近日,计算机学科成为继地球科学、工程学后第3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国际学术舞台上也看到越来越多来自南信大的身影:首次代表学校参加北极科考的研究生谢泽林在来自各国的60余位博士中是最年轻的晚辈,但是他严谨的科研态度得到了一致好评; 2015年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公管院史军副教授对西方学者一篇针对中国国家自主减排预案的报告做出了具体的反驳与回应,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在欧洲地球物理协会2016年年会上,大气院博士生李欣欣与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中山大学杨菘教授作为受邀的3名中国学者,在大会作主题报告。

   共享发展春满园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年初,一条“别人家的学校!排名进了全国前100,学校发食堂饭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微博被各家大V转发,阅读量很快超过五千万。在被别人羡慕的同时,所有南信大人也在发自内心的兴奋着,师生们纷纷在朋友圈感慨:“我把十六年最好的青春献给它,它用奇迹般的发展回报我”……

  但是喜悦之后,是“策马扬鞭再奋蹄”的干劲。干劲何来?南信大人有着深深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刚刚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基金”资助的年轻学者缪丽娟,是半年前刚入职南信大的教师,但奠定她科研之路的本科生涯即始于南信大,“毕业后找工作,母校一定是第一选择。”与缪丽娟本科时同院的蔡银寅也在前年回归母校,这位在地遥院读大三时就以非专业出身撰写了经济学专著的“著名学长”坦言:“希望将所学与母校的特色相结合,为母校出一点力”,所以他目前着手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大气污染治理并准备成书。同样,从南信大起步的沈剑教授在韩国学成归来时表示:“我当时和其他学校签约只差一个留学证明了,就差一天母校也招聘,我就毫不犹豫地回来了,因为我还是南信大人。”

  如果说这些人在经历了与母校共成长后,因为怀有深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回归母校,那么我们还看到了一大批正在参与并怀有强烈责任感的南信大人。大气院大一学生向钰莹在入党申请书中朴素而真挚地表达作为气象接班人的愿望和自豪——“每个人的内心都应有一道北极光,对气象人来说,它是国家和人民”; 在2016年毕业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高冷学霸杨一博,发出了“让我们来负责驰骋天下”的壮语;带出了40多名“牛人”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滕飞教授说:“我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一种好的科研精神传承下去。”这一大批南信大人中,还有很多不同肤色的面孔。精通四国语言的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米德吾,每天在图书馆自习到闭馆,努力练习中文,因为“不想浪费一分一秒的时光”,一句“母校是我们高飞的基石,总有一天,我们会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再次回到这里” ,说出了1000多名南信大留学生共同的心声。

  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

  2016年召开的第七届教代会,收到有效提案185件,较上届教代会增加84件,提案内容丰富、建议措施具体,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效能、队伍建设、安居工程、薪酬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八大类。而近3年来,学校平均每年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80条,在决策中采纳150条。

  蔡银寅回忆十多年前写书时的场景说:“还没有电脑,但当时开放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帮了大忙。”如今南信大的教学设施大大改进,而且很多直接面向本科生开放,电信院的综合设计实验室、语院的综合训练与自主学习实验室、长望班的自主实验室等等,学生可以随时利用和学习;专门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在校学子走好创业的第一步;全国率先建立的可视化教学系统和功能强大的教学在线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共享资源;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保障了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24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为教师们提供了安居乐业的环境……师生们在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与日俱增。

  立己而达人——最乐意为媒体释疑解惑的朱彬教授、用个人微博普及气象知识的科普达人智协飞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参与央视《地理·中国》栏目录制的赏刚副教授和蒲阳副教授,南信大将这种共享也延伸到了校园外。还有为15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多名高级气象人才的WMO区域培训中心,被世界气象组织盛赞“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国家,更惠及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中的所有发展中国家”。

   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解读“南信大现象”,是为了探寻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中,十年“聚沙成塔”或可复制的经验与规律;是为了领悟新发展理念的无穷魅力,更加坚定从“百强梦”迈入“双一流”的实践自觉。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每位南信大人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共命运、与学校齐发展,我们必将赢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