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研究
心怀气象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春雷我校近年文科发展侧记
2017年04月24日    来源 :     作者: 张守涛    发布 : 校史馆    

气象行业特色高校要不要发展文科?如何发展?曾几何时,这是我校师生心中一个不小的疑惑,也是社会上不少人心中的一个问号。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我们可以从一个数据来解答上述疑问:2005年到2014年,我校社会科学研究对全校科研贡献率从2.16%提高到27.225%,增长了12倍以上。近年来我校文科着力科塑造品牌,坚持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塑造品牌:提升文科竞争力

我校文科发展底子薄、起步晚,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吗?最近几年来,我校文科品牌建设捷报频传,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有力回答:

 201310月,我校申报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项目获得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立项,是全国首批立项建设的5个项目之一,也是江苏省高校获得的唯一立项建设项目。

 201410月,我校《阅江学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其“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十年磨一剑”。2004年,《中国制造业研究报告》第1部正式出版,迄今已经连续十一年出版11部,被誉为“一部汇集中国制造业发展数据的权威工具书,一部解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年度报告,一部研究制造业发展动态的学术导读资料”。2009年,我校“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入选首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来,已获批24项国家级、33省部级、10项教育厅重大重点和基地重大项目,出版专著22部,为建设成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咨询型智库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定位决定高度”。《阅江学刊》是我校文科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20096月创刊,与兄弟高校相比,起步太晚。但是,办刊之初,学校就确立了“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目标。从201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再到荣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阅江学刊》在短短五年间萌芽发育、开花结果,受到国内学术界、期刊界的高度关注。

“付出总有收获”。我校文科经过近十年的默默耕耘,科研实力有了大飞跃,为品牌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科处处长曹杰认为,我校文科科研的迅猛增长是我校近年来文科发展的一大亮点。2008年文科合同经费只有361万元、到账经费249.3万,2013年合同经费增至1373万元、到账经费达932万;项目方面,2006年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年获批5项首次进入省内前10名,2014年获批10项列省内高校第6名;论文方面,20082010年,我校文科教师发表SSCI论文数量为零,20112013年则达到7篇,在学科最高权威期刊的发文数量成倍增长;获奖方面,2008年文科省部级获奖零项,2014年在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有8项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在全省160个申报单位中排名第10

 

特色发展:人文与气象共舞

在一个以气象为特色的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我校文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用校党委书记李廉水的话来说,即“规范入主流,特色出亮点”。

依托气象,凸显优势。20102月,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申报第二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校文科各学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提出自己的申报方案。在比较众多选题后,学校明确一以贯之的主导理念:必须依托学校气象学科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优势。最终,我校申报的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在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中受到一致肯定与好评。经过5年的建设,该研究院在国内已经成为气候政策研究的一个“重镇”,至今已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39项、基地重大项目5项,出版研究报告1部、专著10部、译著3部,发表论文172篇。

文理交叉,根深叶茂。气候变化,全球关注,它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又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为此,学校依托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二级研究方向,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不仅增设了“公共气象服务”方向,还为文科学生开设了气象专业课程,而由各文科学院开设的气象经济学、气象工程管理、能源经济政策、灾害风险管理等课程也打上了鲜明的“气象”印迹。

服务行业,关注科普。密切联系气象行业,凸显学校气象优势,成为我校文科发展的一大特色。正如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李忠明所说:“为气象的珠穆朗玛峰构筑人文的青藏高原。”经济管理学院打造了气象灾害损失与服务效益评估研究团队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团队,公共管理学院拥有气候政策研究团队,语言文化学院形成气象科技史团队,传媒与艺术学院拥有气象动漫创作团队。这些团队承担了大量国家级项目、行业专项等重大课题,为服务气象行业做出积极贡献。一批气象科普作品,如气象动画《中国24节气》、科普动漫短片《雾霾》、《气象史话》系列科普讲座等,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为公众打开了了解气象行业、理解气象工作的新窗口。

当然,人文学科主动寻找与气象的结合点,在转型中也有“阵痛”。起初,有些教师对此不太理解,舍不得放弃自己原有的领域。杜正乾副教授认为,“及时转变观念,才能尽早适应转型”。原先主要侧重于敦煌学研究的杜正乾现在已经在气象科技史研究中扎下了根。他坦言,自己原先没有气象背景,只能通过自学、请教专家等方式,“恶补”气象知识,“但交叉学科很有魅力,值得探索”。

协同发展:机制创新活水来

如果说与气象共舞为我校文科发展独辟蹊径,那么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则让这条路越走越宽阔。校内协同、行业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后发的文科从协同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校内协同,促进学科融合。一是确立大气象发展理念,打造大气科学生态圈。我校是气象类人才培养的摇篮,现在气象、环境与管理学科,已经形成一种协同发展的生态圈层。二是自主设置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培养国家急需管理人才;三是开展重大课题的联合申报攻关。今年,文科学院、大气物理学院等联合申报的“雾霾检测预警与防控”,顺利获批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

行业协同,寻找永续发展。首先是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与国家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成立“气象服务科学研究中心”,传媒与艺术学院与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其次,积极承担国家局软科学研究课题,为行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再次,学校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家局相关部门挂职锻炼,熟悉行业业务需求,寻找合作机会,并参与行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校地协同,获取强大支援。2000年,我校划转地方管理,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以有为求有位,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立足江苏的重大问题。为此,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等开展广泛合作,寻求发展机会。例如,学校与江苏省社科院合作成立阅江书院,拓展人才培养平台;与江苏省委组织部联合申报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成功获批“江苏省人才强省”研究基地;与江苏省政府应急办合作,开展应急管理科学研究和干部培训工作。

国际协同,实现垂直拉升。国际化是我校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文科迅速提升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从合作成立国际科研机构到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到联合培养学生,我校文科的国际协同全面开花。语院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开展了科技史方面的合作交流,公共管理学院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成立气候伦理研究所;近年来主办“气候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国际会议”等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学校还大力引进海外教师加盟,在第七次全球招聘中更是开辟文科专场,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文科学院共有海外非全时教授6位、全时外籍教授1位。

继往开来:锐意发展再突破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学校领导已经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推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为文科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围绕发展愿景,坚持创新驱动。今年我校召开暑期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大气科学国际一流、理工类学科国内一流、人文类学科国内争先”的发展愿景,我校文科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当然,在看到发展成绩喜人,增强前进信心和力量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校文科发展还存在学科平台低、学科带头人少、教师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不足。“现在是很好的发展时机,也对文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懈超越,追求卓越”,已成为很多文科院所负责人的共识

设立文科特区,破解发展瓶颈。目前,学校上下形成“以大气科学为高峰、以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学科为高原,以基础学科为高地的有机发展学科生态圈”的学科发展共识。2013年以来,我校更是着力打造“文科学科特区”,加速文科发展,强化人文社科研究对气象行业的支撑作用;大力支持文科学位点建设。在上一轮国家学位点申报中,文科学院一举拿下4个一级硕士点;在去年的专业学位申报中,全校获批5个专业学位点,其中文科获批4个,实现对文科学院全覆盖,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平台。同时,提前布局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凝练研究方向、培养领军人才、优化科研成果,确保申报成功。

打造高端智库,服务国家需求。蒋建清校长指出:要认真研究文科科研成果的呈现形式,找准突破的着力点、提高显示度,在推出更多论文专著的同时,要努力打造高端智库。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已经成为教育部发展报告项目,需要我们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成功出版《气候变化进展研究报告》,目前正在筹划出版《雾霾治理研究报告》,力争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文科”,在学校昂首阔步迈向一流特色重点大学的路上,我校文科所取得的瞩目成绩只是个开始。“更大的辉煌在等着我们,我们对学校的明天、对文科的未来充满信心”。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