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6年学科发展回眸
2017年04月24日    来源 :     作者: 林雯    发布 : 校史馆    

  南信大,站在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要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要做大气科学的世界单打冠军!”“要打造‘以大气科学学科为高峰,以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学科为高原,以基础学科为高地的有机发展的学科生态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领潮争先大江阔,南信大有底气!

  然而,56年前,南京气象学院还只是刚从南京大学分流出来的一条小支流,四个系科撑起了这所中国第一所气象高等院校的门户。

  56年中,南信大经历了从气象学科一舰称雄到多学科百舸争流的发展壮大,也经历了划归地方、升级综合性大学后从追跑到领跑“垂直拉升”的过程。

  静水流深处,学科峥嵘时。2016年的今天,在南信大人数十年激情与梦想的浇灌下,一棵学科大树正拔地而起,迎来了枝繁叶茂的盛夏。

  源源汩汩 于期盼中诞生

  如果说许多综合性大学诞生于平原上那一望无际的浩淼湖泊,那么南京气象学院则是一条起于荒岭的涓涓细流。

  1960年元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可设置天气与动力气象系、气候学系、大气物理学系、农业气象学系,最大规模为2000人。1960年天气与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气候学等三个专业先行招生计200人。”随后,中央气象局将学院的天气动力气象学系和大气物理学系合并为气象学系,农业气象学系和气候学系合并为农业气象学系。

  1960年至1962年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生活物资供应紧缺,学院的基本建设刚刚开始,生活和教学设施简陋,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师生们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边上课边参加建院劳动,自己动手搬砖头、运水泥,拉着几吨重的铁滚压平操场跑道,“工作、学习要高标准,生活要低标准”成为师生们的座右铭。

  就这样,南气院在经济困难时期艰苦建院,于荒岭上开凿了一条涓涓细流。“艰苦朴素,勤奋好学”是溪流不绝的来源,仅有的四个专业是溪流最初的骨脉。

  但,这是一条诞生在万众期盼里的溪流。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提出气象系统急需大量既有较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于是,尽快组建一所以气象为主要学科、以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为目的的高校,成为许多科学家和中央气象局领导的共同愿望。竺可桢、涂长望为此奔走呼吁,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院领导任命书。

  这也是一条诞生在气象高原上的溪流。四个系科,凝聚了50余位气象界的精英,他们中有朱和周、冯秀藻、王鹏飞、顾均禧等国内知名的气象学家,还有欧阳海、田明远、谭丁、章基嘉、夏平等学术造诣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骨干。正是他们的学识和人品,使得南气院从一开始便矗立于气象高等教育的前沿。

  “我是南气院大气探测专业的第一届学生。”望着气象楼11层的窗外,大气物理学院的王振会教授感慨万千。1974年,新成立的大气探测专业开始招生,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置该专业。“当时学校有全国规格很高的航海雷达,虽然后来知道它是航海部门的‘退役兵’,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已经够好了。”提起入校最初对专业的感受,王振会教授情不自禁地说了三次“非常自豪”。

  从北辰楼顶的航海雷达,到长望塔上我国引进的第一台多普勒天气雷达,再到气象楼顶代表着全国雷达业务最先进水平的双偏振C波段多普勒雷达,气象雷达的变迁,是学校气象学科56年峥嵘的缩影。

  翻山越岭 于摸索中转型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确定了首批88所全国重点建设高校,南气院榜上有名。这一批文,为刚刚恢复发展的南气院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还是在2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本科生——77级266名学生入学,就读于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大气探测学以及数学师资班,他们中走出了许多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和气象工作者。

  8月,78级入学,除了数学师资班外,物理师资班和英语师资班也开始招生。这三个师资班的开办,不仅为学院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并具有一定气象专业知识的基础课教师,同时也为日后的多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10月,南气院首届硕士研究生入学,共招收7人。

  接下来10年学科的深度发展顺理成章:1981年,南气院被批准有权授予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5个专业的硕士学位;1988年,天气动力学被批准为国家气象局局级重点专业;1994年、1998年,天气动力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专业先后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然而,如果继续仅仅发展气象单科,是否符合气象行业蓬勃发展产生的多学科需求?是否符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全新要求?是否符合新时代大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南气院开始了新一轮的摸索。

  1984年,南气院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七五”规划:将学院从一所气象科学类的单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以气象学科为主的多科性理科院校;1998年制定的“今后5~10年现代化建设规划”中,学科专业发展战略更加明确:要把大气科学类专业办成国内外名牌专业;发展气象类相关专业,包括计算机、通信电子类和环境科学类专业,组建以气象类专业为主的学科专业群,加强基础课专业和公共课专业建设,形成气象以及相关学科的坚实基础。

  但学科专业规模真正的爆发式增长是在2000年之后。2000年1月,南气院由中国气象局划归江苏省管理,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南京气象学院升格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年,学校的本科专业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15个增至42个,形成了以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和信息科学为特色,兼有理、工、管、文、经、法、农等的综合性大学。

  彼时,45载风雨洗礼,几经旱涝、一路曲折,南气院这支小溪却从未停止奔跑。小溪翻越高山、穿越平原,跨越一道道屏障,带走一条条支流,一路风雨一路歌,最终成长为这条大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静水流深 于协同中成熟

  从小溪长成大河,改变的不仅是规模,还有整个生态系统。如何整合不同物种,如何使水流不仅宽且更深,如何寻找到更适合的河道,南信大站在新的起点,一边上下求索、一边奔涌向前。

  2007年,南信大找到了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中国气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学校,“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立足气象、面向社会”“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学校独辟蹊径,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抢抓机遇、厚积薄发。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我校大气科学一级学科跃居全国第一。伴随着荣誉,新的使命接踵而来:大气科学不仅要做全国第一,更要做世界单打冠军。

  我们率先以国际化“垂直拉升,顶层跨越”——先后与国际多所著名大学合作设立研究机构,2014年“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为全国首批获准立项建设的三个实验室之一;201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气候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向世界不断发中国科学界的好声音;此外,我们还牵头研发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推翻南北极气候相反成因说、将台风路径预报精度又提高10多公里……这些重量级成果,无一不是瞄准世界一流学科前沿、展开国际科研合作的结晶。

  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势头强劲,下一步,就是如何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所有学科都向中心聚力,拧成一股力量奔流向前。要建设“以大气科学学科为高峰,以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学科为高原,以基础学科为高地的气象学科生态圈”——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在不断的思考总结中,南信大找到了答案。

  平台可以联合建设,大型科研项目可以联合申报,研究方向可以与气象行业结合……在公益性行业专项“基于星载雷达观测的我国地基天气雷达网一致性定标研究”中,电信院教师负责大气电场仪的设计研发,地理与遥感学院教师负责观测数据资料的管理,大物院教师负责模型建立、雷达和卫星的资料处理等,从软硬件设计到现象分析和预报,兄弟学院通力合作。文科也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气象科技史立足气象历史典籍整理与数字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气象科技传播等研究领域,已成为目前国内“科技发展与气候问题”领域最权威的研究机构之一。

  依托局省共建,学校中国气象局局级重点学科数量跃升至19个,非气象类学科获得发展新契机。2011年,学校申报的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后扩充为13个)全部获得批准,二级学科点实现本科专业全覆盖;同时,自主设置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学校还只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但正是之前五年的不断积累,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张新厂说。2011年,3个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2014年,4个学科获得二期项目立项,1个学科群列入省重点序列学科名单。

  而对于不断夯实学科基础、真正推动学科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南信大人异口同声:师资队伍建设!有人,才能做成事。

  “在学校几十年了,却从未想过离开。”许多成长于斯、发展于斯的教师们怀着对学校的拳拳深情,扎根在此、奉献在此,将学校当作自己的家。

  还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从南气院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在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后,又毅然选择回报母校。他们中有辞去海外终身教授职位回校担任院长的邹晓蕾教授,也有1985年出生的年轻教授沈剑……

  更有700多名高层次人才,通过8次全球招聘接过南信大抛出的橄榄枝。宽松的环境、优渥的政策、过硬的平台,引进人才在这里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壮大在点滴之间,改变在悄然之际。南信大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56载,终于开拓出一条璀璨的学科星河。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