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回忆
【砥砺耕耘一甲子 气象万千六十年】第二十二期
2020年12月28日    来源 : 校友网     作者: 程建军 邱章强    发布 : 校史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空间历史化的演进

(一)

摘要:人类历史的遗传密码不仅保留在时间的长河中,而且以其丰富性凝结在特定空间地理的变化中。从空间地理历史的转换中去分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年发展过程,可以建构其发展范式,在现代性空间上理解南信大的历史使命。南信大地理空间的扩展与变革的过程,不仅表征着从学院向大学的跨越,也浓缩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体现着高校自主办学意识的觉醒与冲动;南信大空间地理景观的“存在”与“消亡”,不仅展示美学意义上学校地理标志的更新换代,昭示着学科专业的相互交融和蓬勃壮大,而且蕴含着办学理念的日趋完善,校园文化不断特质化。南信大空间地理变化史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脱离不了空间,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化,空间地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空间的变化是有条件的,正确理解现代空间的多样性,认识空间的“有”和“用”的统一,“实”和 “虚”的统一,必然会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无限的可能。


作者简介

程建军(1956- ),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江苏高教》、《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3篇被人大报刊资料全文复印,2篇被《中国社科文摘》转载。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中国气象软科学(重点)、国务院《中华大典》重大项目(子课题)等项目十余项。获江苏省高等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导言:

 可以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构建事物,历史也因解释学方法和途径的差异而呈现其丰富性。


 李北群教授《六十年筚路蓝缕 一甲子气象风云》一文从时间的偏好视角运用时间分析法和时间演变法(既唯物又辩证)生动描述和精辟分析南信大重大历史事件与变革,是一个时间视角分析历史的最好文本。本文尝试从空间的偏好来诠释南信大历史,从空间景观变迁中去体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年历史化进程中的诸多内涵。


 人们都知道,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方式,脱离时间和空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物质的存在和意义都在一定的空间中发生的,物质的变化意味着空间的改变,因而从空间的视域去考察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显得十分重要。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空间从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自然属性概念,正如列斐伏尔所言,空间不仅是各种历史和自然因素的产物,而且是一个社会的产物,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一种由社会和物质实践所组成的社会结构。正因如此,从事物所依附的空间变迁中窥视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空间就不再是没有生命力的“虚空”,而是充满活力和能量,使历史本身蕴含美学和诗意。


 本文选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空间历史变迁的个案,通过地理空间、景观空间和“门”空间的演变,力图建构南信大60年发展变化的范式,从现代性空间理解南信大的使命和未来,最终从理性层面说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空间变迁的历史意义。



 


                                    一、地理空间的扩展与变革


   今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版图,共计1950.72亩,呈长方形,宛如中国古代一枚钱币(图1),紫气东来,招财进宝,喻义吉祥。东西最长2790米,南北最宽963米。


图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区地图与古代钱币


 学校空间布局大体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中部(老校区、中苑),东部(东苑),西部(西苑)。


 中苑(老校区)是南信大的诞生地,历史化进程的出发点,饮水思源,那是学校的根。1961年建校初期第一次征地仅39.9亩,从此在这个空间领域,南信大(原南京气象学院)不仅获得了存在的空间,而且开始了人才培养的征程。


 从1961年至1999年的近40年中,南信大在空间物理学意义上几乎没有实质变化,整个校区面积279.2亩,并且是通过16次零散征地完成的(表1)。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和当时自身使命相联系的。


表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老校区(中苑)征地一览表

 南京气象学院之所以建立,完全是为了解决新中国气象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建国初期,全国气象科技人员(专科以上)不足300人。据统计,1956年全国气象系统本科生只有104人。南气院建校使命只有一个:为国家培养专业气象人才,解决中国高等气象人才专门基地有没有的问题。南气院因而归类行业部属院校,长期以来由中国气象局直接领导和管理,在人员配置,招生数量,财务经费乃至干部任命都是计划的,全部由中国气象局决定。尽管1982年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但南气院行业属性一直延续至上世纪末,学校整体空间仅仅停留在满足培养气象类专业人才的基本需要上,虽名列全国重点院校之列,但发展动能不足,经费紧缺,日子过的紧巴巴。


 法国著名思想家列斐伏尔曾说:空间是生产模式的产物,产生于社会运动的过程中;另一方面,空间又是社会活动演变发展的场所,它可以孕育新的因素而改变社会进程,塑造现实社会的样貌。一个新地理空间的创造决不是偶然的,它必然是新意识,新权利,新资本相互作用的产物。


 所谓“新意识”是历史活动主体由于生存内外要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适应意识”或者是“意识觉醒”。从外部环境上看,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超常态的快速发展期。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的轨道。《教育法》(1995年),《高等教育法》(1998年)相继颁布和实施,大学自主办学权得以落实,大学的硬件标准也更加明确。“合并”、“升格”、“征地”、“扩招”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1993年国家实施的“211”工程,直接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圈地运动”。从学校内部来看,高等教育的新变化直接对当时的南京气象学院带来巨大的冲击,尽管2000年之前学校仍处在中国气象局直接管理下,但突破体制的束缚,力争独立办学,办一所多科学大学的“新意识”已经觉醒,并渐渐汇成全校意志。这也就不难理解在“合并生存”和“自主办学”两难抉择中,南气院人为何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所谓“新权利”是由于法律关系和管理制度的变化而赋予历史活动主体的权利。长期以来,国家对大学管理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大学是政府下属事业单位,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到毕业生分配,高校的一切“被安排的明明白白”。《高等教育法》的实施,从法律上明确了高校七项办学自主权,全面激活了高校办学的主观能动性。上个世纪90年代后,江苏省内一些著名高校纷纷“招兵买马”,建设新校区,扩大招生数量,南大(1993年),东大(1990年)先后在浦口区建成新校区,南师大(1998年)等高校在仙林建设新校区。2000年南气院由中国气象局管理转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后,“争取新的生存空间,准备新的发展空间,办一所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成为学校广大教职工不二的选择。


 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仅用三年时间,学校东征西扩,一口气征地1600多亩,一个崭新又不失传统,立足原址,着眼未来的新校区空间完满完成。


 所谓“新资本”是和新权利相伴而生的。历史空间的演变脱离不了新资本的注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校空间的发展受到严格财政拨款的限制。当初南气院时期,连0.45亩土地的使用和建设都需层层审核批准,在经费下拨后方可实施。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后,高校办学经费不仅仅来源财政拨款,在坚持办学社会公益性方向下,可以利用社会资本(主要是银行贷款)建设新校区,发展新空间,也可以通过多种办学方式,比如举办独立学院、继续教育、函授教育、各类培训等,多方筹措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职工的获得感。这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今天的空间布局是江苏省高校中为数不多的和原址联系在一起的新旧融合的校园。大多数高校基本上要么是主校区与分校区分离,要么是迁址重建,学校同质化空间被中断、割裂,难免会出现校园空间离散化和碎片化倾向。南信大今天的空间是历史延续的空间,也是传统传承的空间,更是资源共享的空间。


 正是得益于这一空间存在,南信大具有独特的空间优势,为校园的优化,景观的构建,学科的调整以及人文素质的培育提供了足够腾转挪移的空间。

可以从一组数字来直观的看南信大空间的拓展给学校带来的变化。


1.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今南信大每年招收各类学生近万人,一年招生数超过建校初30年的总和(图2)。

undefined                    

图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历年招生人数对比


2.师资队伍的壮大。当初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高水平师资很难引进,而现在南信大教职工总数近3000人;博士化率全省名列前茅,其数量和质量非同日而语。(图3)

undefined                    

图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历年教职工人数统计


3.学校进入跨越发展。从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一流”高校—全国“百强”。(图4)

undefined                    

图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展简述


可见,新空间不但为学校华丽转身提供了基础,而且为学校现实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了条件。



二、景观的“存在”与“消亡”


 空间的显著标志是特定空间的“地理标志”,一般意义上,景观是指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即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反映了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高校的空间景观主要集中在建筑景观和环境景观以及通过空间中的人与这两类景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文景观。


 首先,让我们看看学校的建筑景观的变化。60年代建校初期,学校的地面建筑数据现在已很难精确的统计,作者80年代分配到南气院工作时,地面主要建筑大体有个印象:北辰楼是学校的教学主楼(7067.3㎡),只相当于现在的东苑文德楼(45829㎡)面积的1/6。尚贤楼(10126㎡)刚刚建设,当时学生宿舍3栋(沁园21、22、23栋),一个学生食堂(如今信息中心楼位置),煤渣跑道操场一片(中苑老操场),其他的就是一些辅助建筑和教工宿舍。大礼堂没有,体育馆没有,全校各类建筑面积,不超过70000。由于学校始建于国家困难时期,经费条件很有限,校园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少有特色,现在看来,可以理解。这些年学校投入许多精力、财力,整体规划、精心设计,突出特色,学校建筑景观发生根本变化。


undefined                            

图5 80年代校园生活区鸟瞰

(左下角四层白楼:原21栋学生宿舍;右下角:第一代食堂兼礼堂;中间红楼为老锅炉房;红楼后方:老服务楼;右上角白楼:9号、10号家属楼)


随着学校空间的东进西扩,校园本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如今,学校现有建筑面积772925㎡,20年整整增加了十倍多;校园绿化(含水面)面积279400㎡,道路广场面积192500㎡。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而是标志着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绿色环保,特色鲜明的大学校园业已形成。


学校空间的变换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各种要素此消彼长,有些“消亡”有些“改变”有些“产生”。空间本质是什么?历史本身是什么?空间的本质就是运动的,历史本身就是变化的。不管是“消亡”的、“改变”的,还是“产生”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为历史进程写上一笔。南信大60年空间,就是在发展中不断“消亡”,在变革中不断“改变”,在壮大中不断“产生”。比如早期学生食堂,21幢学生宿舍,校内幼儿园,一代大门,露天游泳池等都“消亡”了。当年北辰楼前的小水塘“改变”成鸟语花香的藕舫园,一代图书馆“改变”成基嘉楼,曾经的大礼堂“改变”成了风云剧场,当年的大气探测楼“改变”成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了,当年的教工食堂“改变”成“1960餐厅”了。新“产生”的空间要素太多了,整个东校区、西校区的建筑都是随空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大量的道路,环境景观都是新“产生”的。今天的校园用日新月异形容不为过。


空间由于它的地理标志而凸显其历史意义。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罗马的斗兽场,北京的故宫,南京的中山陵等等都呈现其特有的意象。如果让你选择南信大的标志性建筑或地理环境标志你会选什么?北辰楼?气象楼?新图书馆?长望塔?见山园?藕舫园?真有点难。南信大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二段,前四十年和后二十年。北辰楼虽然没有现有建筑的高大、美观,但它承载的历史最长,人文意义最重,价值意象最浓。它成为学校前四十年的建筑标志不为过。北辰楼从造型上有借鉴南京大学汉口路校区主教学楼之嫌,也算是学脉相连吧(图6)。我们学校培养的精英翘楚大都从北辰楼走出。


undefined                            

图6 北辰楼(左),南京大学汉口路教学楼(右)


本世纪20年校园建筑标志当属气象楼和三代图书馆(群建筑)。

我们学校近2000亩空间最大特色就是气象特色,没有气象学科不仅没有建校的理由,而且不可能成为“双一流”高校,因而气象是学校立校之基,强校之本。早期气象学科集中在北辰楼,八十年代中期转移到尚贤楼,而今天在东苑的气象楼,经过这几年的调整,气象楼已成为气象科研、教学、学术交流中心,它耸立东大门内,是在校园经过的第一个学科楼,特别是美化亮化后,已成为宁六路南来北往的醒目学校标志(图7)。


undefined                            

图7 气象楼夜景


学校图书馆经历了三代演变。一代图书馆始建于60年代,2943.8㎡;二代图书馆始建于90年代10353㎡;三代图书馆新建于2005年32414㎡,三代图书馆是二代图书馆的三倍以上,是一代图书馆的11倍之多。整个建筑端庄大气,外观设计体现中西合璧,高高的罗马柱很好地诠释了图书馆的世界性,喻示着人类知识的高深与久远,门窗设计暗含中国天圆地方之意。灰色外墙和蓝色屋顶更勾勒出南京民国文化之风。三代图书馆及周边学科楼,人才公寓,风格相近,浑为一体,可以说是学校内最好最有特点的建筑群。


undefined                            

图8  一代图书馆(上左)、二代图书馆(上右)、三代图书馆(下)


其次,我们再看看学校的环境景观的特点。

这几年,学校花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规划建设校园环境。大家明显感觉到校园环境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越来越有文化气息了,校园空间的舒适度明显提升了。“三苑”环境景观各有所长,各具特点,并且相互融为一体。老校区气象文化底蕴得以挖掘,有机融入环境景观中,形成了以“气象精神”为核心的景观特色;长望塔及水塔公园、藕舫园、往昔园、南气园以及诸多塑像,充分体现南气精神的源远流长;东苑环境景观体现学校的改革创新,形成了以“开放包容”为品质的景观特色,万国旗阵、群英河、银杏林等,预示着学校“开放办学,联合办学”的辉煌前景;西苑环境景观则依托龙王山,很好地体现山水园林风光,形成了“自然和谐”为特点的景观文化,滨江水系,见山园等,表现出校园“以生为本”人与自然的融合。


其实,大学校园就应该是美的空间,开放的空间,诗的空间。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学园就在风景如画的地方,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们一边走在花园路上,一边共同讨论人类哲学问题。伟人、知识、美景融为一体,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

(未完待续……)


https://alu.nuist.edu.cn/info/1047/1958.htm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