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回忆
【砥砺耕耘一甲子 气象万千六十年】第二十一期
2020年11月25日    来源 : 校友网     作者: 曹文俊    发布 : 校史馆    

编者按

教师职业既光荣又崇高,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受人尊敬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非易事。学校从建院伊始,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了一套“传、帮、带”并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法,教鞭在一代代教师手中传递,事业在一批批有志者手中创造。本期推出曹文俊教授的文章,回忆在南信大成长的点滴。

作者简介

曹文俊(1936-),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61年分配至南京气象学院工作。长期从事气象学、物理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大气扩散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质量三等奖。主持扬子乙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10余项,发表文章50余篇。参与撰写《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辞海》(1989)、《大辞海》(天文学、地球科学卷)等书。

我的回忆

我是1961年8月从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后就分配到南京气象学院工作的。一直工作到1998年7月才从南京气象学院退休。回首在南气院的工作,有以下体会。

谈谈青年教师的培养

南气院是在1960年建校的,1961年新生进入龙王山校区。我分配到南气院后就被要求担任教学工作。记得当时因为“高等数学”课缺少辅导老师,我就被直接安排担任了高等数学的辅导工作。当时章基嘉担任天气教研组(室)主任。他认为,南京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只有书本知识,缺少看天识云的经验。在他的建议下:把我、戴铁坯和徐金辉一起派到当时南气院气象观测站去担任实习值班工作。经几个月值班后,再经气象站老观测员(如王鼎新等)的考核,合格了才能离开地面观测站,再回到气象教研组(后改名为大气物理教研室)。回到教研室后马上着手准备普通气象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的教学任务。

学院当时不主张照搬北大和南大的气象教材。当时气象系主任是朱和周先生,他提出了“一条龙”的教学计划。其要点是:专业课和基础课打通,理论课和实习课打通,气象学和地面气象观测要打通。先学《天气预报与实习基础》一书,学完这本书后再学天气学,而《天气预报与实习基础》一书已由原中央气象局编写完了 。我在准备了几个月的“天气预报与实习基础”后教学用书又变了。原因是:经多方面的研究,认为先上《天气预报与实习基础》在知识衔接上会有教学困难,因而作出另选教程的决定。现在回头看看,无论是章基嘉提倡的青年教师应该回到气象台站实习,或是朱和周先生的“一条龙”的教学思想,他们的本质就是学用结合,这点是正确的,不失为培养年轻教师的方法之一。

青年教师试讲

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王鹏飞先生也是突出的一名老教授。记得王先生教气象系61级的“物理气象学”时,我是一名助教,负责此门课的辅导工作。该书中有些教学内容偏深,对教与学双方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有问题时,就喜欢去请教他。例如,在讲授空气分子的散射规律时,为了弄清散射公式的几种不同表示法,必须用量子力学对雷莱散射公式做详细推导,这是件较深、较难的工作。王鹏飞教授花了几天时间,每天工作到深夜十一点多,密密麻麻的写了二十多张教案纸,详细推导出了雷莱散射公式的多种表示法,克服了教学的难点,也培养了我们青年教师。这种以老带新的教学方法,也确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又一途径。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学校除了要有合格的教师外,另一个大问题是应有合适的教材。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折腾,我们的教学、科技比国外落后了很多。七十年代后期,当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之后,我院又重新开始了招生工作,王鹏飞教授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于1981年组织我们共同翻译了《大气科学概观》一书,该书成为我院77级到83级学生的大气物理学教科书。由于该书内容偏深,再加上我们已停课了十多年,要按该书进行教学是有困难的。为了克服这一困难,王先生首先对大气物理系的教师,就《大气科学概观》一书中的重点章节,一一作了讲授,也就是说他对我们教师先上了一遍课,这样就为该课程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提高了我们青年教师的讲课的教学质量。中译本《大气科学概观》一书的出版,也提高了我们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普通气象学的属性是专业基础深,但缺少特定的研究方向。缺少(或没有)科研工作一直是困扰我们的基础课老师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全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被国人所重视。我系的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应运而生。1983年扬子乙烯工程在大厂镇上马,为我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机遇。记得当时全国有多个单位(例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环科所、电力环保所、江苏省气象局、南京环科所、冶金环科所等),都想参加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在王鹏飞教授的带领下,也参加了这个环境项目的角逐。经扬子乙烯工程筹备处的反复筛选,他们最终将这一重点工程的环境评价工作交给了我们南京气象学院承担。这是我院第一次参加国家重点工程的影响评价工作。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这一工作,扬子乙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课题组由王鹏飞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具体工作由本人和沈觉成负责。其余课题组成员(以笔画为序)有史慧敏,朱汶,朱清坤,吴祖常,吴息,陈建勋,陈舜华,余生新,曾宪宁,逢勇,顾松山,徐金辉,宫婉民,威义,董保群,蒋勇川。另外还有80级毕业生四人(范英琪,薛美莲,黄崇伟,曾西平)。这个课题组的成员已集中了我院两个系(大气物理系和农业气象系)的众多强兵强将,力量是很强的。除了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外,扬子石化公司环保处的朱仲元,朱家德等14人,江苏省南京梯度站的张正元等4人,也承担了不同的观测、计算与研究工作。

为了做好大厂地区的污染气象分析工作,我们在扬子乙烯工程区建立了临时气象站进行了一年的常规的地面气象观测,另外还利用了六合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南气院天气预报实习台的的风资料;南气院农气试验站的的地面观测资料;南京气象台的的探空资料;江苏气象局梯度站的300米温风梯度资料。为了解大气边界层内的温度场和风场结构和变化,以及逆温层高度、厚度、强度的时间变化规律,还进行了低层大气探测,共释放低空探测仪250个,小球测风达400余次,为了评价大厂地区的大气扩散能力,还分别进行两期等容球扩散实验,共释放等容球300多个,并成功实现了双等容球的同时释放(这在当时国内是没有过的)。除此以外,还用烟云廓线法计算了大气扩散参数,对模式中的烟气抬升公式作了对比分析,对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计算模式作了验证,并分别计算了不同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短期和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同时也对扬子自备电厂的烟囱高度的选用提出了建议。由于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编写出了扬子乙烯环境评价报告,经来自全国的十多位专家的详细评审,一致认为:扬子乙烯环境报告书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模式正确,结论可靠,该评价报告书达国内先进水平。

扬子石化新面貌(摄于2019年)

从此以后,我们接连完成了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的环境影响评价(1986年);南京白云石矿的环境影响评价(1988年);镇江纸浆厂的环境影响评价(1988年);重庆边界层湍流特征研究(1988-1990年);天津边界层特征研究(1990-1991年);湖州边界层特征研究(1992年);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湍流通量(1993年);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城郊近地层的湍谱(1994年);重庆近地层湍流场(1995-1996年);近地层湍流场特征分布(1997-1998年)。这些项目的承接和完成很好的实现了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

从扬子乙烯工程的环评工作(1983年)开始至扬子-巴斯夫工程的环评工作(1998年)结束,在这15年中,我们完成了多项国家任务和科研工作。从效果来看,一方面提高了我们气象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也培养出了一批研究大气环境污染、研究大气边界层的人才;从教学角度看,新开了许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程(如:大气污染气象学,边界层气象学,大气扩散等),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些成果,为我们气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https://alu.nuist.edu.cn/info/1047/1936.htm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