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回忆
【砥砺耕耘一甲子 气象万千六十年】第十三期
2020年11月18日    来源 : 校友网     作者: 翁笃明    发布 : 校史馆    

编者按

南京气象学院得以创建,离不开竺可桢、涂长望老一辈科学家的大力扶持。同样,竺可桢和涂长望的气象教育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方向。“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看到学校一甲子的重大发展和变化,我们更加缅怀他们。本期推出的文章,介绍了竺可桢、涂长望的气象教育思想以及对南京气象学院的创建所做的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

翁笃鸣(1932- ),中共党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1958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毕业。1960年来校任教,曾任气象系主任,应用气象系主任。兼任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等。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获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物理气候、山地气候、小气候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出版教材、专著、图集等12部,发表科研论文138篇,13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

竺可桢、涂长望气象教育思想

与南京气象学院的创建

竺可桢作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奠基人,他在气象科学研究,气象站网建设,天气预报业务建设以及气象人才培养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涂长望创建了新中国气象事业,为我国气象业务发展和气象教育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竺可桢、涂长望的教育思想和为创建我国气象教育事业的多方努力,催生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气象院校——南京气象学院。

一、 竺可桢、涂长望的气象教育思想竺可桢(字藕舫)与涂长望在发展我国气象教育事业上贡献卓著。可以说,建国前我国气象教育的三大基地——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气象系(组)中的两个即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气象系(组)是竺可桢亲手创办的,而清华大学地理系气象组(1946年后为气象系)在创立之初,也曾得到竺可桢的大力支持。竺可桢的气象教育思想融入了三所大学的气象教育实践中。涂长望则是竺可桢办学理念的最主要的实践者,并使之发扬光大。自1934年回国至1949年,涂长望先后在上述三所大学执教近十二年,先后开设了几乎全部气象学科的课程,并把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气象科学理论、方法介绍到国内来。

竺可桢先生


涂长望先生

竺可桢与涂长望的气象教育思想的共同性,主要有:1.气象教育和人才培养首先要满足国家的需要,要服务于气象事业的发展。竺可桢在1928-1937年间举办的四期气象学习班以及建国后涂长望主持军委气象局期间举办的各类气象短训班,都是为了解决气象专业人员稀缺,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是一种非正规的办学。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缓解当时全国气象专业人员紧缺,恢复气象站网运转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竺可桢和涂长望在发展我国高等气象教育方面更是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他们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大学气象专业的正规专业培养,还是各类短训班的开设,其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国家气象事业的发展,为了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南京气象学院办学60年中一直秉承了这一思想,始终把培养高质量气象人才、服务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作为学校的责任和根本任务。2.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学以致用,要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在竺可桢、涂长望的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他们创办的短训班里,除专职教员任教外,还聘任了一批有实际经验的科研、预报、观测人员担任教学工作。经短期培训,学员一般都能很快承担起气象台站的日常测报工作,竺可桢、涂长望的这一教学理念,在大学气象教育中同样有所体现,开设实习课程,建校内气象观测站、实习台等,另外还安排了校外生产实习。这种教学思想还体现在他们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的使用和培育方面。在竺可桢长期工作的气象研究所以及建国后的气象系统里,许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特别是新入职的大学生都有在基层台站从事日常观测预报工作的经历,使之从中熟悉业务技术,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南京气象学院在其办学实践中坚持竺可桢、涂长望的教学理念,逐步形成自身的“厚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3.在学术上提倡“求是”精神。竺可桢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提出把“求是”作为浙大的校训。其目的是希望浙江大学的教师能在各自教学、科研实践中发扬“求是”精神,活跃学校学术气氛;引导学术刻苦读书,同时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竺可桢的这一治学理念,得到了涂长望的共鸣。“求是”就是追求真理,从哲学上看就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回顾竺可桢、涂长望在发展我国气象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显示出他们的“求是”精神。可以认为,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科学研究,贯彻“求是”精神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二、 竺可桢、涂长望的倡议与南京气象学院的创办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了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经历1950-1952年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以及1954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气象事业也随之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气象台站数量从解放初期的101个,发展到1956年底的1377个,气象服务的重心也从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化为为国防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服务,服务领域扩大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面对新的任务和际遇,气象部门已有的专业人员无论在数量上或者是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解放初期,全国气象科技人员不足300人。气象部门急需充实大量既有系统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当时全国高校气象专业毕业生(包括专科生),仍不能满足气象部门的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藕舫园”

与此同时,1952年在全国高校实行以院系调整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全国原有许多综合性大学的院、系、科,被独立出来,成立单科性学院。高校管理体制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院校由原来的高等教育部统一管理改为中央部委对口管理。高等教育部只管理院系调整后保留下来的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高校。国务院下属各部委大多设有与之对口的一所或多所专门学院。中央气象局是少数几个未设下属高校的国务院直属单位之一。对比当时的苏联水文气象总局,他们办了两所水文气象学院,结合当时全国气象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这一具体情况,气象界要求在气象局系统创办气象学院的呼声日渐高涨。

竺可桢在“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发言中向教育部门呼吁建立水文气象学院。他认为建立专门学院的优点在于,集中使用全国现有师资力量,提高办学效率;可使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更具针对性;可解决综合性大学在技术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缺点和矛盾。上述优点实际上是针对当时综合性大学气象教育与气象业务部门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情况提出来的,非常切合当时实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涂长望先生像

涂长望的教育思想非常明确,即三个相结合:政治与技术相结合,教学与需要相结合,短期训练与正规训练相结合。具体说,创办气象专科学校和气象学院是他的正规训练的最高层次。1953年创办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并兼任校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

1956年7月,他在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发言,提出“高级技术干部极端缺乏,全国气象业务系统中只有104个大学毕业生。希望高教部扩大气象系的招生名额或成立气象学院。”涂长望的办学愿望,深得时任高教部长杨秀峰的大力支持。杨秀峰针对全国高校“师资、经费十分短缺,而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等实际情况,希望气象局也和其它行业一样,自己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资金来办气象教育。”1960年元月,在以竺可桢、涂长望为代表的气象学界的奔走呼吁下,教育部正式决定成立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同年秋季开始招生。1963年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从此走上近六十年独立创业、发展的道路。在近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南气人秉承竺可桢、涂长望的气象教育思想,竭尽全力为国家培养各类气象专业人才,为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作贡献,并从中形成学校自身的教育传统和特色。

https://alu.nuist.edu.cn/info/1047/1669.htm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