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回忆
【砥砺耕耘一甲子 气象万千六十年】第十一期
2020年11月16日    来源 : 校友网     作者: 何金海    发布 : 校史馆    

编者按

60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仅仅是一朵浪花,但对于人生而言,几乎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在南信大发展过程中,有些人求学生涯于斯,工作经历于斯,人生成长于斯。他们对南信大充满爱和感激,何金海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本期推出何老师的两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他对母校的深深情愫。

作者简介

何金海(1941- ),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1968年中国气科院研究生毕业。1975年到南京气象学院工作至今。先后任气象系教研室、气象系副主任、主任。曾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及其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49篇),合作撰写专著六部。先后主持或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97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攀登项目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次、获教育部推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即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次。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首届师德模范。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我在南京气象学院的求学生涯

我校从1960年第一次招生至今已度过六十个春秋岁月。作为第一届毕业生,我目睹了母校的成长、发展和跨越,在60周年校庆喜临之际,心潮翻腾,倍感喜悦;有许多求学过程中的人和事涌上心头。谨以此文,献给母校60周年校庆。

1960年8月,我怀揣着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走出火车站,高兴地被接待人员接进南京大学汉口路南大校园,从此我就成为了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一名学子。入学注册后,方知我们虽是被南京大学录取,但属于“寄读”或是“借读”的性质,以后还是要独立出去的。面对我们当时的所谓“活思想”,学校领导和老师随后对我们进行了许多针对性教育和关爱活动。我记得,入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学院在玄武湖组织师生以游园会的方式欢迎第一届新同学的到来,人数不多,但气氛还是十分热烈、亲切的。学院特别给我们介绍了不少有名的专家,我记忆中有朱和周、冯秀藻、王鹏飞等,他们分别也是当时的天气动力学系主任、农业气象系主任和大气物理系主任。另外,还有顾钧禧、林晔、田明远等知名专家,据说他们都属于教授级专家。这次活动无疑对青年学生崇尚专家学者的心理是一种抚慰,对专业思想的巩固也是一种激励。大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总算安心下来认真学习了。

那个年代的学生每学期都会被安排大约一个月的生产劳动,以践行“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记得1960年冬天,我们年级大气物理系学生去南京江宁东山镇(南京气象学院最初的校址)从事学校基建劳动一个月,但后来校址改为现在的龙王山下了。1961年5月,我们60级大气物理系学生怀着好奇、渴望的心情来到这块龙王山下盘城近邻的新校址从事学校基建和支农劳动。

当时的校园还仅是规划图纸上的校园,面积约400亩。没有校舍,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没有厕所,我们大都住在盘城农民家,劳动内容主要是学校基建和支农劳动。在这充满美好向往的龙王山下,我们为建校挖了第一揪土,抬了第一根木,搬了第一块砖。一天劳动下来,吃过晚饭,同学们三三两两在即将成熟的小麦田间小路上散步,呼吸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饱览着小麦金黄色的美丽色彩,一天的辛劳,生活的艰苦,肚皮的抱怨也算是得到些许放松和宽慰。想到我们是南气院第一届学生,历史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励着我们坚持前行。

从61-63年,我们每年都要来学院劳动一次,劳动是繁重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也是充满快乐与自豪。还记得有一次,我和603班吴荣春同学从江宁东山镇拉着一板车杂物(砖和杂木)辗转中山码头渡江拉回学院,所经受的辛劳自不必细说,但我们在长达近4个小时的征途中,也有不少乐趣。爬坡时,我们一前一后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口号为自己鼓劲;下坡时,车借坡势,人借车势,一路狂奔,倒也有一种自豪感,似乎感到我们也有一种参与“长征”的潜力。

1963年8月,我们从南大回到自己的南气院。学院给我们配备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朱和周主任为我们主讲动力气象学课程,国内锋面分析权威夏平老师为我们主讲天气学,其他的还有朱乾根、彭永清以及其他老师为我们担任讲座和辅导。对于他(她)们的教学态度和教育水平,我们是赞扬和认可的,内心是感激的。

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潜力,记得有一天,彭永清老师召集我们(约10人)来到朱和周主任的宿舍,只见他面带微笑地对我们说:“你们(大意是)第一届学生,基础好,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因此向你们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首先从阅读文献开始,阅读后要写成读书报告交流。”我记得主任当场给每个学生都布置了具体的文献材料。我是学俄语的,主任还特地从他房间书架上拿出了准备好的俄文杂志,其中刊载着著名气象学家郭晓岚关于台风眼形成的科学论文。我当时非常激动和感动,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阅读。后来我阅读完该文后写成读书报告上交朱和周主任,他看后曾专门让当时教务处的林有仁先生通知我准备在1964年校庆时做个读书报告,后因“红与专”的关系越来越向左的方面转移,学术活动开始降温,最终我没有做报告。但这件事一直在我脑海里深深铭刻着,我怎么也不能忘记这样亲切关怀我的人生导师!后来,我在北京听说朱和周主任在文革期间不幸非正常病逝,不禁黯然泣下,痛惜不已!

64—65年寒假我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随后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去江西、湖南气象台站从事毕业实习,6月份回到学校等待毕业。在此期间,听说我校有3人被录取为研究生,我自感可能有我,但没有公布自然是惴惴不安,直到毕业分配前夕得到确实消息,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当时我的心情当然是充满喜悦,充满憧憬,充满感激。感激学校,感激老师,感激人民,感激党和国家的培养。

南大三年的基础课教育为我们未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南气院的专业课教育将我们引进了大气科学的殿堂,引领我们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上攀登前行。

整个五年的大学生活虽有辛酸和委屈,但总体来说是美好的,充满乐趣,也是难忘的。在南气院的校园生活更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早晨起来风驰电掣般地准时出操,晚上自修以后准时熄灯,吃饭和集体活动都要整队快速集合,还要唱歌喊口号,基本上有点准军事化管理的味道,稍不留神就要挨批,好在我还比较适应。

65年7月我离开难忘、经常怀念的母校,同年8月到中央气象局科学研究所报到,开启了我人生的新征程。

正是学院艰苦的环境,严格的管理,造就了南气人“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学风。

工作的点滴记忆

自1965年7月离开母校后,在母校领导和老师的关怀帮助下,终于在75年8月回到了母校。当我回到母校报到的那一刻,可以说是百感交加,情不自禁地长吁一声:10年啦,我终于又回到母校啦!就像在外辗转折腾10年的儿子又回到母亲怀抱一样,难言的委屈和喜悦涌上心头……

报到上岗后,立即感受到母校领导和老师的关怀与帮助。原气象系领导赵维乐等亲自询问和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安排,郑敏等老师作为我在校的辅导员给我不少鼓励,张培昌、朱乾根、汤达章等老师在我选择具体工作岗位和专业方向上均予以指导和建议,至今我都难以忘怀。

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有二件事:有一天我碰到了建院初期的大气物理系系主任(后为气象系副主任)王鹏飞老师。我向他汇报了我已回母校工作的情况,希望今后在学术上能得到他的指导,想不到他立即与我约好去他家见面的时间(当时一般都在家里交谈)。我按他说的时间去他家拜访,只见他面带微笑将我引进他的书室(也是卧室),坐定后,我见他周围全是翻开的书。交谈后,方知他为了接待我还事先作了精心的准备。他从自己的兴趣广泛作为引子,到如何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阅读文献等……,当时我由于刚从“折腾阶段”回到母校,回到专业岗位,对于他的一席话还缺乏深刻理解,但有一点我特别清楚,那就是他建议我首先选择综述文献进行阅读,以利于从中寻找发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这一点,使我终生受益。

还有一件事难以忘怀。有一次我感冒生病发烧睡在21幢(现已拆掉)宿舍,章基嘉老师亲自到宿舍询问我的病情,确令我感动和难忘。后来他还安排我去北京参加高级统计培训班学习和气科院的合作科研,这些都助力我很快进入了学院教学、科研的轨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到来,特别是1978年南气院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大学,我校则进入了快速成长、发展的新阶段。

首先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学校迅速强化了英语教学,举办了教师英语培训班。我记得当时的罗漠院长和王克俭教务处长在培训班开班时还认真说明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院组织了以谭丁、方苇、盛芝义、蔡美兰等英语教师组成的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我们这些中青年教师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一个环节也不马虎,令人感动。还有个别四、五十岁的老教师也前来听课,可见当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之高。

在学习英语的热潮中,适逢国家出台了选派访问学者出国的计划。经过层层选拔,屠其璞、雷兆崇和我三人作为第一批于1980年上半年被送到上海外语学院培训,1981年上半年我又参加了国家第二次英语水平复查考试,经过黄士松和顾钧禧等教授的推荐,在1982年1月4日踏上了去美国夏威夷大学进修访问的历程。

在国外进修访问期间,我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这是党和国家在花大力气培养我们。决不能辜负期望啊!1984年1月4日,我结束了二年的进修生活踏上了回国的历程。

回国后,我当时感受到祖国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最直接的印象是,领导干部开始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罗漠院长、赵维乐书记等已从院系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章基嘉老师已去北京升任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张培昌、朱乾根、屠其璞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已就任南气院的领导岗位。此时的气象系系主任已由翁笃鸣老师担任。

新人新面貌,新的院、系领导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带领我们学院迈向从教学型向科研型迅速转变的快车道。特别表现在学校非常重视科研工作,鼓励科研骨干脱颖而出,大力组建科研梯队,培养学科带头人。气象系基本形成了章基嘉、朱乾根和翁笃鸣三位教授分别为带头人的三个学科梯度。我参加了朱乾根以季风研究为特色的学科梯队,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我获益良多,至今难以忘怀。与此同时,学院也加快了对青年教师专业职称的评定。我特别要提到的是,以翁笃鸣教授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大力推荐年青教师晋升职称,我也有幸在1990年晋升为第一批五十岁以下的教授,这为我以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1988年下半年我被任命为气象系副主任,1992年升任为气象系主任,从此挑起了气象系学科建设的重担,直至2002年。

全球华人和大气科学大会

我任系主任期间,也是高校受全国经商浪潮冲击的时期,我和系里的其他同志自知经商不是我们的强项,因此,我们团结一致,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建设上,从而大气科学的学科建设还是取得了可喜的快速发展。1992年朱乾根教授率先被评为国务院博导,1993年我校气象学科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气象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气象系还获得国家劳动人事部先进集体。我任系主任期间的唯一遗憾是我们学校没有能进入到211大学的行列,从而导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院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束缚,甚至影响了毕业生的分配。

1999-2000年,在院校合并和部属院校改制的大背景下,南气院又遇到了“独立办学”和“并入南大”的选择,面对这一选择,全校教职工都感到非常紧张和茫然。当然也有少数学生认为并入南大后可改发南大毕业证书而感到高兴,这是可以理解的。

以屠其璞、孙照渤为首的学院领导在这一艰难时刻组织全校中层干部就“独立办学”还是“并入南大”的议题展开了一天的讨论。大家从气象事业的人才培养,从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从南气院全校教职工历史性的付出和贡献三个方面凝聚了共识,最后一致认为南气院已经建成了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在长期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的过程中已与中国气象业务实际高度融合,已形成了南气院的人才培养特色,这是其他院校所不能代替的。在取得共识之后,当时学院领导向中国气象局发出了正式的申请“独立办学”的书面报告,我记得同时还附有一份南气院全体教授的签名信,我有幸也名列其中。最终中国气象局领导经过认真研究并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同意我校划归江苏省管理并独立办学。我校教职工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终于自己作出了一次重要的选择,后来的实践证明,应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学院独立办学后,又经历了改校名和学科评估等重要事件。以刘一平、李廉水为代表的新领导班子坚持改革开放,更新理念,打破常规,锐意进取,大胆引进人才,千方百计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终于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取得气象学科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并于2017年成为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摆脱了十多年的被动局面。现在我校在管兆勇、李北群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正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和更大的干劲,向着更高的国际化宏伟目标拼搏向前。

参加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我在校工作45年(其中在职35年),见证和参与了学校的创建、成长、发展和跨越。作为一个南气人和南信大人,我感到荣幸和自豪。南气院的偏僻造就了建校的艰苦环境,但锻炼了南气人;缺席“211”高校榜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想象不到的障碍,但磨砺了南气人;学校改制独立办学,释放了办学活力,警醒了南气人;南气院改名南信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登上了“双一流”高校榜,振奋了南信大人。这就是我的母校,这就是我工作了45年的舞台。

https://alu.nuist.edu.cn/info/1047/1667.htm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