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回忆
【砥砺耕耘一甲子 气象万千六十年】第九期
2020年11月12日    来源 : 校友网     作者: 张芝和    发布 : 校史馆    

【编者按】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学校的大门有“一代门”、“二代门”、“三代门”之分。学校的大门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标记”,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学校大门的变迁不仅仅是空间的移动和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历史的变迁和内涵的重塑。本期推出的文章说的就是学校“三代门”——东大门建设的故事。

学校“江北大道第一门”建设始末

作者:张芝和

作者简介

image.png

张芝和(195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员。197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专业,先后担任气象系副主任、总务处总支书记兼处长、计划财务处处长、基建处处长、保卫处处长及武装部部长、后勤服务总公司总经理等职。出版教材、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气象软科学重点课题1项,省级思政课题1项。

提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门,有“一代门”、“二代门”和“三代门”之分。

“一代门”也就是建院初期所建的大门,它是在老宁六公路旁边,门朝东,门牌号是“盘城新街114号”,“一代门”一直使用到本世纪初,由于东校区的扩建,隧道建设而拆除。得悉学校在老校区重建“一代门”的缩小版,这真是一件幸事,毕竟“一代门”寄托着学校众多校友的许多美好回忆。

image.png

一代门

“二代门”是在中苑校区尚贤楼南面的大门,“二代门”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大门,而是一个具有礼仪意义上的大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学校开始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校区建设,南教学楼(尚贤楼)、大礼堂(风云剧场)、体育馆(教职工活动中心)、老行政楼等相继建成,学校的教学行政中心由中苑校区北面转移至南面,“一代门”进出有绕道不便,由此建设了“二代门”。“二代门”并没有门,更具有礼仪意义,同时也成为毕业合影留念的景点。

image.png

二代门

“三代门”就是现在的东大门,它气势雄伟,引人注目,被誉为“江北大道第一门”。我想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学校东大门建设的点滴过程。

image.png

三代门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叶,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时期。2000年8月30日的学校党政联席会上研究决定征地扩建南京气象学院新校区并成立了以屠书记、孙院长为组长的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征地办公室,我兼任主任、现任校长李北群同志当时任副主任、陈忠同志任秘书。

2000年底,又成立了新校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学院计划财务处,由我兼任办公室主任,李北群同志任副主任,华兴夏同志亦任副主任,新校区建设的帷幕正式拉开。

新校区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建设头几年,各种项目达490余项,投资5.5亿元。其中东校区新大门已成为南信大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新大门最初的建设却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新校区整体规划是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中标完成的,上级有关部门在审查学校的总体规划设计时明确指示:要把校区露出来,大门要通透,不要设顶,成为江北大道第一门。上级的要求成为我校东大门规划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先后请了五家设计部门做了10个方案,但经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结论是都不能反映学校历史传承,没有个性。孙院长还特别指示我,先请南京艺术学院专家做概念性的设计方案。并指示我向南艺设计师讲大门的设计理念。经过反反复复的构思创作,南艺专家又拿出三个设计方案,今天的大门原型就是出自南艺艺术家之手,之后再由东南大学设计院进行施工图设计的。

image.png

三代门俯视图

记得我们在学校规划设计展室,以13个设计方案布展,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进行参观投票表决,得票最高的方案就是现在东大门的九天柱。该大门其总宽度90m,中间五根大柱分别高12米,直径1.2米,正所谓九五至尊,预示着学校发展敢为天下先和追求卓越的理念,展示着南信大人要做顶天立地大事业的豪迈气概。不仅如此,我们还请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设计师们设计与空间感遥相呼应的广场设计图。特别强调在设计中通过人的视觉克服大门实际上和宁六公路不平行的感观印象。

大门前广场,南林大设计专家精心设计了一组日月星辰太空组合图案,并以九天石实木相连接,反映学校致力于大自然和星云大气开拓科学教育事业和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也表明了大气科学群的历史传播,从先秦时期中国最早气象专篇《夏小正》和古希腊亚力斯多德的《气象通典》,到近代留卡尔《物理气象学》发展的漫长历程。大门九根石柱雕刻成祥云图案,预示着一代代莘莘学子的大学生活的吉祥如意,学业有成。五根柱顶端各有1对貔貅,代表南京图腾金陵大地,六朝古都坐落着一所名不虚传的高等学校。一对张衡浑天仪,古代天文、气象观测仪器,中间石柱顶是一颗地球仪,代表既古老又年轻的大气科学教育的写实。

image.png

“三代门”主体施工完成

在施工阶段,立柱主体成型后根据广大老师们的意见,我们按照图纸1:1的比例用木工板通过能工巧匠的手,制作了一个木结构的模型,供师生们参观,在得到绝大多数师生员工的同意后才正式施工。

历经两年多的建设,在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2004年之夏终于完成这一标志性建筑。现在在东大门拍照留念的人络绎不绝,国际友人赞许东大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仪性大门。历届校友为之感叹。校门前的校名巨石是通过招标采购于山东石岛上的石岛红石,衬托出东大门的浑厚庄重。校大门终于落成,实现了江北大道第一门景的愿望。

当我们庆祝母校六十华诞之时,回想起东大门屹立在我校的东方,它不仅见证学校跨越式的发展,更将见证南信大辉煌的明天,祝南信大未来更美好!

https://alu.nuist.edu.cn/info/1047/1665.htm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