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史料撷英
王振会:历史的选择 一生的南信
2019年10月29日    来源 :     作者:     发布 : boda    

作者简介

王振会(1955-  )男,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74级大气探测专业(首届)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大气探测教研室主任、大气物理系副主任、主任、电子工程系主任、遥感学院院长、大气物理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务。曾获江苏省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优秀硕士生导师称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公益性行业专项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留学生100余名。


我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74级大气探测专业(首届)学生。1978年毕业留校。在母校60周年华诞之时,我伴随她走过了46个春秋。

学生时光

1974年秋来到南京气象学院时, 对学校和大气探测专业一无所知。由于在高中时参加过无线电兴趣小组,所以当入学教育时听到老师说我们将在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便对大气探测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想象,当我看到南气院实验室的马可尼雷达、SBT-5等各种测试仪器以及大大小小的电烙铁时,我是多么地兴奋,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很快使我安心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探测专业学习。

1976年7月我(前排中)和我的同学在河南省气象局实习

回忆起在南信大的时光,可以说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图书馆。虽然我也算是完成了4年的初中和高中学习,但那个时代“穿靴戴帽”办中学、条件有限,能接触到的书籍寥寥无几,获取知识的途径十分贫乏。进入南气院后,图书馆就是现在的“基嘉楼”,便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

那时全班同学的数理基础和生活水平参差不齐,但班里有着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共同前进的好风气。学习上、生活上、劳动中,教室内、农田里、工厂车间内、观测实习岗位上,防震棚内、运动场上,大家一帮一、肩并肩,像一个大家庭。老师们对同学都很理解和关心,讲台上各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同学们毕业后都以母校南气院为荣。

继续学习

我知道做一个“老师”不容易。为此,留校后我坚持乘公交到南京大学旁听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高等代数,到东南大学旁听电子线路,和本校数学师资班学生一起学数学分析、数学物理方法、复变函数,跟外语师资班学生一起学英语听说读写……那段时间还自学了概率统计方法、量子力学等(先后有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和我同宿舍)。

1978年8月我(前排右一)和教研室朱清坤老师(前排左一)一起带着711天气雷达参加宜兴县人工增雨作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较早地获得了1981-1985年出国进修的机会。准备工作应该是从80年开始的,先后参加了校内外英语培训班、EPT考试等。学习中也还是有不少困难的。我的基础不算好,但看到21栋3楼的“老师”们个个都那么勤奋,饭后觉前背诵“九百句”、端着饭碗争论是用“to”还是用“of”,我只有努力。21栋3楼,一个值得怀念的地方,老师们的锅碗瓢盆碰撞声和教学研讨、练习英语的嘈杂声,简直就是一场协奏曲大合唱。他们是我最真实的老师,是我从教一生的榜样。

工作点滴

1985年我从美国进修归来不久,恰逢学校邀请美国公司安装多普勒雷达,我很荣幸担任了翻译的工作,也第一次感到了肩上的责任。有关这部雷达,我的老师们会有很多故事。的确,这部多普勒雷达的安装对于学校以及气象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看长望塔并非那么高、把雷达发射机柜和天线装上去也不那么困难,但当时的起吊水平和安装经验,的确让很多人捏着一把汗。它的成功安装和后来十年使用,为我国上世纪末天气雷达全面走向多普勒时代,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备安装、业务应用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983.1—1985.1 我在美国进修(右二)导师为微波遥感专家Westwater博士(左二)

我一直是大气探测专业师资队伍中的一员。我校大气探测专业一直都把雷达和卫星遥感探测技术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是世界气象观测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我国气象观测与国际接轨的结果。也正是如此,大气探测专业拥有一支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现代遥感技术、数据反演和气象应用于一体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曾为大气探测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计划的修订一次次面红耳赤的争论,曾为实验室建设、仪器维护、更新换代一次次奔走于国内海外,也曾为一届届毕业生走出南气院而露出自豪的微笑。

三尺讲台上,我一直十分注重每门课、每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我先后主讲过卫星气象学、大气微波遥感基础、大气探测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等课程。80年代中期,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观测资料很快进入数字化时代,气象观测数据大量增加。教研室领导说老师们认为学生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需要加强,于是决定设立新课程“大气探测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我接受了“开新课”的任务,从查阅文献、了解需求、收集个例,再到组织教学内容、编写课程讲义,在其后的十年教学中又对讲义三次进行修订,遗憾当时没去争取正式出版。

1999年,国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我和我的同事在校领导支持下成立了电子系。具体困难可想而知。好在大家齐心协力、排除干扰,想方设法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壮大师资队伍,进行实验室改造和扩建相结合加强实验条件,进行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实习基地,针对电子系当时的师资力量、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先后自主设置并获批了大气遥感学位点和雷电科学与技术学位点,申报成功了我校首个工科硕士培养点“信号与信息处理”。经过大家的努力,保证了大气探测、电子信息工程、雷电防护等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有力地支持了2006年学校二级学院结构调整和后续的进一步发展。

时间过的真快。在南信大46个年头,我已老矣,但南信大依然年轻,她和这里的年轻师资队伍一样充满着朝气。希望南信大发展更好更快。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