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史料撷英
忆我校农业气象系创始人冯秀藻教授
2017年05月11日    来源 :     作者: 刘寿东    发布 : 校史馆    

6AD0F9A91330CC2AE594FAD69355B5A3.jpg

  冯秀藻教授是南信大最早的三个系科之一——农业气象系的创始人。他1941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1946年赴美国进修天气学,回国后历任中国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组助理员,中央气象局技士、讲师、技正,航空委员会气象员,南京气象站和中央气象局南京办事处主任。1948年秋,国民党政府临近崩溃,准备南撤,他在地下党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反搬迁斗争。他劝说中央气象局局长吕炯成立南京气象站和气象局南京办事处,争取科技人员以合法身份留下来,坚持日常业务,避免南京气象记录中断,保护国家财产和档案资料。同时,在站内外吸收可信赖人员组织秘密读书会讨论时事,落实地下党布置的各项政治任务。1949年1月,他响应地下党号召成立南京气象站“应变会”,并与束家鑫一起,每隔三天做出长江中下游分段中期天气预报,为解放军胜利渡江提供气象保障,直至南京解放,从未中断。

  1949年11月,他随涂长望局长到北京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气象局筹建工作。1949年12月到1950年3月间,任军委气象局技正,协助涂长望局长处理技术事宜,拟定全国气象事业发展计划、台站网建设规划草案、吸收国内外气象科技人员提出的建议,以及日常业务工作等。1950~1960年在中央气象局工作期间,历任中央气象台负责人,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军委气象局合组的联合天气预报中心主任,测政处副主任,编辑室技正,全国农业展览会气象馆副主任,农业气象研究室副主任,中央气象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合组的农业气象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工作中,他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并热心培养新生力量,壮大气象科技队伍。在他的领导和参与下,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现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地面气象观测方法研究,农业气象观测及情报、预报方法研究,农作物生育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等,均取得显著成绩,获得突破性进展。

  冯秀藻教授是中国很有影响的农业气象教育家。20世纪50 年代中,他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农业气象专业——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专业的筹建工作,并任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世纪60年代初承担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学系的筹建工作并担任系主任,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结合气象部门人才需要的特点,制定出第一个适合气象系统培养农业气象人才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完成了教学大纲与教材编写工作。学院于1961年迎来了第一届农业气象专业本科生,1982年开始招收农业气象专业硕士研究生。他学识渊博,曾讲授过气象学、气候学、中国气候、农业气象学原理等课程。他治学严谨,教学内容广泛,旁征博引,理论联系实际,且能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深受学生敬仰。30余年的耕耘,学生遍布世界各地,许多学生成就显著,他常引以为慰。1991年,为总结一生的教学经验,他主编出版了《农业气象学原理》一书,1996年获气象系统教材一等奖。

  作为农业气象专家,冯秀藻参加了全国《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草案)》的制定工作并承担了其中“全国农业气候区划与局地农业区划方法”,“山地气候规律”两项课题,研究成果对当时全国各地农业气候区划研究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完成《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的第一项重点课题“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农业气候调查与农业气候区划”,他一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研究协作组”开展工作,一面从全局出发组织主办了一期为时半年的“县级农业气候区划讲习班”,这些举措对提高全国农业气象科技水平、顺利完成“六五”期间全国及省(区)、县级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农业气候区划研究起到了指导、促进作用。“全国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气候区划研究”成果,1985年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79年,冯秀藻担任中央气象局“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研究”重点课题协作组组长,从作物生育规律、地区气候变化规律及作物生育与地区气候相互关系规律出发,于1979~1981年组织我国南方13个省(区)市的37个气象台站开展了108个点次的联合田间试验,获取了第一手平行观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研究”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为合理安排杂交水稻生产,父、母本播、插期,选择适宜播种期、异常气象条件下的有效农技措施及杂交组合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据,大大避免了杂交水稻生产的盲目性。该项研究成果获得1981年中央气象局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及1982国家科委、国家农委科技成果推广奖。同时,他还主持了江苏省“杂交水稻主要生育期气象条件和气候分析研究”课题,1978年获得江苏省科学大会奖。

  冯秀藻教授曾两次主持“廿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研究,科学地将廿四节气与全国气候资料联系起来,分析各地廿四节气里具体气候与农业气候条件,找出有关节气与各地气候特点相对应的地区分布以及有关农谚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区域范围,并提出在当前农业生产水平下各地区最佳农事安排的建议,从而提出灵活运用农谚的必要性与创新农谚的可能性。

  冯秀藻十分重视科技基础工作,多次组织并参与专业工具书的编撰,主要有《气象学名词(俄、中、英对照)》、《英汉气象学名词》、《气象学词典》、《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其中《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于1986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冯秀藻教授曾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科委气象专业组组长,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气象学会副理事长。1986年,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他“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气象事业贡献卓著”荣誉证书,1992年,国务院授予他“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是江苏省第三届政协委员,江苏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