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史料撷英
王鹏飞:孜孜不倦学者路 矢志不渝气象人
2017年05月11日    来源 :     作者: 丁裕国    发布 : 校史馆    

  9.jpg

  他是解放前毕业的中央大学气象系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新中国气象事业有他写下的浓重一笔;他是南京气象学院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三尺讲台有他洒下的辛勤汗水;他是中国气象史志研究的权威,历史长卷中有他留下的光辉诗篇;他是我国气象科普的著名前辈,气象走进千家万户有他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精心育才、甘为人梯、学德高尚、谦诚待人,广受学生爱戴,深得同事敬重,他就是已年近九十、曾任职于我校大气物理系的王鹏飞教授。

  情系气象 矢志报国


   从1950年受恩师涂长望之邀赴北京参加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建设起,王鹏飞教授从军委气象局与清华大学气象系合办的观测人员训练班到军委自办的气象人员训练班,又从中央气象局宣传科到南京气象学院,一直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和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忠心耿耿,殚精竭虑,成绩卓著,贡献突出。他始终严格服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工作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无论是编辑刊物、科普宣传还是教书育人,他都尽心尽职,毫无怨言。而新中国气象事业的每一次进步也都让他激动不已,他由此对党更加忠诚,对祖国更加热爱。
  作为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南京气象学院凝结了王教授大量心血。1960年,朱和周、王鹏飞、冯秀藻一起负责筹办南京气象学院并分别筹建最早的三个系科——天气动力系、大气物理系和农业气象系。从此,他就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不辞辛劳,与学校一同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当大气物理专业需要开设云雾降水物理学时,是他,第一个承担起开新课的任务,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写出了一本七十万字的讲义;当空气污染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他,主动请缨,在半年内完成了“大气污染简编”讲义的编写工作,并最先承担了“污染气象学”课程的讲授任务。他奋战在学校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三十余载,先后编写了十余部几百万字的教材,讲授了三门基础课和六门专业课。他长期从事云雾物理、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天气导变的研究理论。
  年过花甲之时,他本可以在家安享清闲晚年,他却仍然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毅然投入到气象史这个相对比较“冷门”的领域,潜心研究,成绩斐然。他继承并丰富了竺可桢先生在中国气象史方面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令人信服的材料,发表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专著论文,他在中国气象学年会和中国地学史讨论会上所做的报告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好评。为了尊重历史,尊重客观事实,他不仅查阅大量文献,还经常外出实地考查。六十多岁仍然远赴广州、西安、乌鲁木齐、连云港等地的历史遗址作现场调查,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笑言道:“外国人正在研究中国气象史,中国人为什么不能研究外国气象史?六十正当年,莫道桑榆晚。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我愿意做。”他的开拓性研究填补了我国气象史研究的空白,使我国气象史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其中,既有王老作为学者强烈的使命感,更有他对祖国气象事业的忠贞之心。
  令人敬佩的是,如今王教授年近九十仍然矢志不移,奋斗不息,去年他还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他常说:“我之所以能为祖国气象事业做一点工作,完全归功于党。我是祖国的儿子,我要把全部身心献给祖国的气象事业。”在八十岁寿辰时,他深情感谢可爱的祖国,他说 “由于祖国的发展,才使我有发挥所长的可能”。他也曾对张培昌教授说:“一个人年纪大了不能什么事都不做,要做一点,对社会才有意义。”

  刻苦勤勉 严谨治学


   王鹏飞教授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勤勉分不开,那出版的十余部专著、发表的三百余篇论文、编写的十余部几百万字的讲义、参与编辑的七部辞书,都是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成果。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即便出差也毫不懈怠。常与他一起出差的翁笃鸣教授经常亲见王教授天不亮就起床看书,晚上也要工作到深夜,甚至旅途的火车都成了他工作的场所。翁教授对此深有感触:“王教授这么大年纪,在学术上有那么高的造诣,那么高的成就,依然勤勉为学,让人感动。”
  也正是因为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王教授才能长期站在学科的前沿,成就渊博学识;才能敏锐地把握科学发展的动向,提出应对发展的设想;也才能至今保持清晰的思路和活跃的思维。而他深厚的文学修养,落笔成章的技能,准确流畅的英语也无不得益于勤学苦练。与王教授共事二十多年,曾任大气物理系主任的顾松山教授就对王教授的英文编译功底赞赏有加。
  王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的“较真”也是出了名的,提起王教授,大家无一例外地提到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他驳李约瑟,驳范文澜,甚至驳“老师的老师”竺可桢。“‘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只要是自己认为正确的就要敢于争论,这样做学问才会有突破。搞研究不可人云亦云,一定要有创新精神,要有独到之处。”王教授曾经对采访他的人这样说过。而他的“较真”,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之上。张培昌教授就说,“王教授做研究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而是注重实地调查考证,如六合下冰雹,他就乘车去看,有龙卷风,他就去看龙卷风破坏的情况如何,凡是天气现象他都争取亲眼看看。”通过考察实物,王教授纠正了气象史上的许多错误。在我国重要科学史刊物《自然科学史研究》里,王教授写的《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研究和感震原理的探讨》一文,就是对近60年来,国内外一直争论的有关否定张衡候风地动仪的错误观点进行义正辞严地反驳,同时也对地动仪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作了补充说明。他无论是编辑《辞海》气象分科、《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卷,还是受人之托修改文章,都要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在主持扬子乙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时,王教授对报告书严格把关,对所有技术报告都仔细审阅,最终报告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多位专家的高度评价。
  现在的王教授,仍会半夜起床写文章,而书,依旧是他最为珍视的财富。客厅里,好几书橱的藏书特别醒目,窗台也上随意摆放着报刊和杂志,而其房间也几乎都摆满了书籍。每当女儿想让他搬去同住方便照顾,他都坚持在家与书为伴,他说人可以搬去住,但书没法搬,没有书做不了事,生活就没意义了。

  精心育才 甘为人梯


   王教授以提携后学为己任,他几十年辛勤耕耘,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指导了众多的青年教师和干部,为中国气象事业造就了一大批骨干。
  王教授手把手地教会年轻教师如何辅导、如何讲授。据曹文俊教授回忆,60年代初,王教授曾经为了帮助他克服教学中的难点,花了好几天时间,密密麻麻写了20多张教案纸,详细推导出了雷莱散射公式的多种表示法。王鹏飞教授还经常创造条件锻炼培养年轻教师,帮助他们成长。在翻译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材《大气科学概观》时,王教授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他却特意组织年轻教师共同翻译,而后自己再修改、统稿,在实践中提高年轻教师们的翻译技能和水平。不仅如此,他还对书中的重点章节首先向年轻教师一一作了讲授,使他们能顺利地担当起77级至83级以该本译著作为教材的大气物理学教学任务。全国各地的青年气象工作者向他请教,他也有求必应。1980年辽宁丹东气象局谢世俊写了一本《气象史漫话》,书稿撰写过程中,王教授通过写信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和建议。正如作者在书末所写的,王教授为他“审稿、改稿、鉴别史料,大至思想性、科学性,小至文字、句读,无不诲以谆谆”。
  王鹏飞谨记恩师涂长望的教诲,弟子不能囿于师承,应发挥特长,力求青出于蓝,力求后浪超过前浪。在气象教学上,在大气物理研究上,在气象史志研究上,王教授都力求有所创新。而对于自己的学生,他也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好!”他的学生无论是在国内走上气象工作的岗位还是出国继续求学深造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背后,有老教授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倾注的大量心血。研究生李小庆在野外进行雾的观测时,王教授亲自赶到现场,察看仪器设置是否合理,观测方法是否科学。如今已出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的郑国光是王教授早年指导的研究生之一,也是众多学生中老教授特别喜爱的一位。当年,王教授曾多次到实验室指导郑国光如何做实验,如何做记录,教育他做好实验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踏踏实实的作风。郑国光编写《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一书时,王教授不仅参与全书的审核工作,还给部分文章作了翻译,让已毕业多年的郑局长很是感动。郑国光也始终不忘王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每次来宁都要探望王教授,在王教授八秩华诞时还特意手书贺信表达对恩师的感激和祝福。
  王教授对晚辈的提携帮助是无私的,毫不保留的,也是不计报酬的。当《气象史漫话》一书的作者要求与他联名发表时,他婉言谢绝;当学校在研讨青年教师如何培养,如何治学时,他建言献策;当1987年学校开办优秀生学习小组,请专人指导优秀学生时,他也欣然应邀。只要是与关心年轻一代有关,都能看到他坚毅的身影。而他所做的气象科普工作,则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气象,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气象事业。
  王教授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和地位,他虽然获得全国气象系统劳动模范、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和荣誉称号,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普工作全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气象史志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协常委等多个重要职位,但他依然如故,谦逊平和,朴实无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至今仍然自称为“同学”,称学生们为“学棣”。他从未提出过个人要求,始终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
  “傲雪经霜不老松,南京气院一诗翁。耕云播雨文章秀,作曲填词兴味浓。展翅鲲鹏壮怀志,含苞桃李笑春风。自古江南多名士,八秩寿星今又逢。”这是王鹏飞教授八十寿辰时收到的祝寿诗。如今,已年近九十的王教授仍然笔耕不缀,除了继续气象史志的研究,他还写诗、作词、唱歌、写家谱,考证汉城更名首尔,探讨人的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而侍弄盆景则是他最好的休闲,如此高尚的生活志趣让他的晚年别有一番味道。但他仍然割舍不下的,是对学校的那份殷殷深情,他始终十分关心学校的发展,想着为学校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胸前还时而别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徽,著文都会写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鹏飞”。2007年4月间,当翁笃鸣教授为校史建设的事拜访王教授时,他兴致勃勃地谈了一上午,与翁教授交流了很多想法,并表示一定尽全力为校史建设提供帮助。不仅如此,王教授还详细询问了学校发展的近况,他对学校的这般情谊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与气象六十多年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但王教授的身上已经镌刻下了中国气象事业的华美乐章,书写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辉煌历史,这华章,这历史,也将在王教授的瞩目下延续不断……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