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校史回忆
【砥砺耕耘一甲子 气象万千六十年】第二十期
2020年11月25日    来源 : 校友网     作者: 缪启龙    发布 : 校史馆    

【编者按】进入新世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务实的态度,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围绕大气科学特色,培育新学科,成绩斐然。我校环境科学发展虽然短短20年,该学科目前已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6‰,显示出学科很好的成长性。本期推出缪启龙教授的回忆文章,详细介绍了环境学科创建和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

缪启龙(1943-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候学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名师、优秀党员,曾任环境科学系主任。长期从事大气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地市级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出版专著7部、高校教材7部。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地市级10多项。先后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资源应用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气象学会理事、江苏省环境保护学会理事等职务。


生生不息 改革不止



我们学校在国家改革开放的40年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是国家改革开放发展中一个缩影。我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感慨颇多。如果学校的改革发展是一股大潮的话,那么我撷取大潮中的一点浪花——环境学科发展,奉献给大家。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也没有环境学科,它的成长与壮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原先的应用气象学系(原农业气象学系),只有应用气象学(原农业气象学)、气候学二个专业。上世纪末,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想方设法引进了一批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先后增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环境科学、旅游学(大专班)、应用化学(大专班)、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海岸滩涂利用与开发方向)等专业。



1999年,学校将大气物理学专业划归应用气象学系,并更名为环境科学系。对于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二个专业,当时我们还所知甚少,先后调研了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电力部南京大气环境研究所和一些环境监测中心,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从而确定了这二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而这两个新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则成为重头戏。



环境科学当时只有一个普通的化学实验室,相较于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室的要求差距较大。1999--2001年在学校支持下,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建设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室,同时为弥补我们教学的不足,2000年起先后在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电力部南京大气环境研究所、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镇江市环境监测站、扬子乙烯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建立环境科学校外实习实验基地。这些环境科学校外实习实验基地一方面强化了我们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与这些单位的联系和交流。2001年环境科学实验室已达当时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的水平,为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尽快融入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环境科学领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验室我们更是一无所有,为了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邱新法老师去南京大学地理学专业跟冯学智教授读博士,取得了优异成绩,他的博士论文“起伏地形下太阳辐射分布式模型研究”获2005年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我们专程去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请教了龚健雅院士、李小文院士,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他们告诉我们,2003年将在全国增设“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2002年已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试点设置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回校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 2003年成功申请到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设置,成为全国第二个“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建设,校领导周军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心,特批我们购买地理信息系统正版软件,并申请到了第一批“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基金”100万。 2001底到2002年初,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全部建成“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实验中心”,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龚健雅院士对此特别赞赏,将我校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实验中心”作为“武汉大学与南京气象学院地理信息系统联合实验室”,并专程来我校参加揭牌仪式,还赠送了吉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这个实验中心的建设不仅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而且对气候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也有重要意义,对后来的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学二个专业的建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中心不仅满足了这些专业的教学需求,还为这些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硕士、博士,由这个实验室完成的中国起伏地形全年各月可照时间空间分布图,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2003年9月《科学时报》(前沿版)通栏大标题报道了这一成果,随后《中国气象报》、《新华日报》也相继在显著位置予以报道,给予了高度赞扬。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还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南京大学地理学院的大力支持,多次派专家、教授来校座谈和学术报告,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这对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并与他们建立了十分友好和亲密的关系。


undefined


2002年环境科学系有七个专业,包括气象、地理、环境、化学等四个大学科。总共教职工只有30多名,学生七百多名。  

当时我们感到这么多学科、专业绑在一起,不利于各学科、各专业的发展。为适应学校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2002年学校领导适时提出了要各系分系的要求,这年的11月,时任组织部长的汪文明来我系召开全系教师大会,就分系进行动员、调研,我们多次召开教师研讨会,一方面要统一思想,另一方面是如何分系,大家一致认为,就学科性质而言,最好分三个系。当时有句流行的话:要他发展,就给他分家。我们的意见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2002年底将环境科学系分为三个专业系:

1、应用气象学系(包括应用气象学、大气物理学);

2、环境科学学系(包括环境科学、应用化学);

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系(包括气候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2003年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系又分为: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系(包括气候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

2、空间信息科学学系(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

分系后,一个系的教师最多的是10名、最少的只有8名。当时的系领导分别分到各系,郑有飞任环境科学系主任、吴忠宁任应用气象学系书记、江志红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系主任、我任空间信息学系书记、邱新法任系主任。这次分系,得到了原环境科学系全体师生的积极支持,是平稳的、顺利的,心情是愉快的。当时我们环境科学系分出的新系在学校是最多的,于是大家还风趣的送给我一个外号: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后来几年运行中各个系都有飞速的发展,教师队伍引进了一批教授、副教授、硕士、博士、博士后,实验室也都新建或改建,各学科、各专业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2004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大评估中都取得了优秀成绩,这为后来学校升格为大学增添了一定的基础。2006年学校在这四个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应用气象学院、环境科学学院、遥感学院,气候学专业并入大气科学学院;2008年遥感学院又分出一个大气物理学院;2018年遥感学院又分为地理学院和遥感与测绘学院。这些学院教师比原来教师大概多十多倍,学生人数也比原来学生人数多十多倍,科学研究项目、科研成果、教学成果那就更多了。

   



所以我们这个 环境科学系的发展正是国家改革开放、学校大发展的缩影,也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 是学校改革发展大潮中的一点浪花。当然当时的环境科学系的发展也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https://alu.nuist.edu.cn/info/1047/1932.htm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 NUIST备80066